沈溪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跟王守仁見面,別人不會想沈溪見欽差大人是要坑害誰,他們巴不得沈溪多見王守仁幾面,為他們求情。
沈溪道:“伯安兄,你或許看出來了,這些年來西北官場貪污**蔚然成風,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你想讓我幫忙,那就有可能會將三邊官場整個翻過來,所有人都被下獄問罪,甚至連保國公都不能例外,這是你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王守仁是聰明人,他知道沈溪話中之意。
他奉命前來查案,西北穩定并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列,能向朝廷交差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現在他需要得到沈溪的幫忙,就必須站在沈溪的立場考慮問題,沈溪的目的是維持三邊官場安定,所以王守仁需要在某些事情上作出變通。
王守仁道:“那以之厚你的意見,該當如何?”
沈溪道:“此案,查還是要查的,不過隨著春節后天氣好轉,韃靼人再次出現在河套平原地區,長城外屢現韃靼游騎蹤跡。在這種情況下,若案子查得太過深入,以至于三邊官場牽連官員太多,軍隊無人統領,豈不白白便宜狄夷?”
“你看這樣如何,你我聯名宴請三邊之地的文武官員,若這些人肯坦誠交待,把犯罪之事說出來,并且主動將贓款退回,你暫且不去計較,讓他們戴罪立功,等朝廷追究他們的責任,你看如何?”
王守仁皺眉,仔細思索一番,發現沈溪所提乃是非常好的建議。
但他仍舊帶著疑慮:“那些貪官果真會自己承認罪行?”
沈溪道:“難道伯安兄還有更好的辦法?”
王守仁吸了口氣,他已感覺憑借自己的力量,想在短時間內查清楚所有案件已不太可能,而且將三邊之地文官武將一網打盡,對邊關形勢不利,必須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王守仁道:“那一切就聽之厚的,但在下是否合適出席這樣的宴會?不如由之厚你單獨宴請……”
沈溪搖頭:“你以為我沒宴請過并發出警告嗎?只是他們不信我的誠意,但如今有伯安兄在,這些人應該會妥協,此時不計較他們的罪行,不代表將來也不會……尤其是在韃靼人退卻,邊關恢復和平后,西北官場遲早會迎來一場更迭,有這樣一群貪官污吏在,軍隊士氣大受打擊,遭遇外敵時,如何指望將士為大明效死命?”
王守仁點頭,堅定地道:“之厚說得對,那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隨后沈溪跟王守仁商量宴請細節,決定在二月初二龍抬頭這天在總督府設宴招待三邊文官武將。
王守仁急著將案子辦好,如此一來只能聽從沈溪的意見行事,沈溪讓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
……
京師。
在劉瑾支持下,由錢寧、魏彬等人牽頭,豹房順利建立出來,且規模逐步擴大。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謝遷很快便得知這個消息,但他不敢聲張,皇帝天天出宮吃喝玩樂在他看來不是小事,但只能以規勸為主而不是以強硬姿態對待,否則又會出現之前文官集團跟皇帝間的沖突。
在處理皇帝貪玩這個問題上,謝遷比劉健、李東陽等人聰明得多,他基本不會跟皇帝正面叫板,他很清楚自己幾斤幾兩。
除了豹房大肆擴張外,就是劉瑾對京城官場又一次大清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