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到上更時分。
午門前跪著的大臣們又累又餓,許多已失禁,但顧及體面,不敢挪動身子。那些心中孕育著滿腔惱火的大臣,變跪為坐,反正天黑后沒人看清楚。
隨著二更鼓響起,只見東側門門洞里,幾名太監打著燈籠擁著一人過來,雖看不清楚相貌,但能感覺此人在宮中有幾分地位。
有人認為可能是皇帝到來,也有人覺得是劉瑾親自前來。
但因午門前未有燭火映照,即便人走近也沒法看清楚是誰。
此人到后,馬上對內行廠太監和錦衣衛做出交待,隨即錦衣衛行動起來,那些跪得靠后的官員,一個個被人提起來。
“作何?”
那些官員開始大聲叫喊起來。
廠衛不做解釋,直接把人拖走,這場風波從后往前發展,等拿下近兩百人后,前面就剩下一些官品較高的大臣。
因為之前跟劉瑾關系親密以及有名望的大臣已離開,此時跪在午門前的就剩下四五十人。
御馬監太監魏彬走到午門前,大聲道:“劉公公體諒,諸位大人雖做錯事,但因沒有證據乃諸位所為,今日便讓諸位回去。諸位大人,大明門還開著,諸位請回吧。”
在場大臣面面相覷,雖然心里非常想回去休息,但因今日之事太過離奇,他們心底堵著一把火,并沒有即刻離開。
刑部尚書屠勛乃在場大臣中地位較高者,他站起身來,走到魏彬面前質問:“劉太監在何處?為何不見他親來?被拿下的臣僚是怎生回事?”
魏彬不想得罪朝臣,帶著幾分歉意道:“屠尚書請見諒,咱家只是奉命而為,今日之事咱家并未參與,至于那些被拿下的官員,因其有作案嫌疑,故下獄問問罷了。”
屠勛瞪著眼道:“老夫乃主管讞獄之人,既然你說幾人有罪,卻不知犯何罪?”
魏彬笑而不語,用“你明知故問”的語氣道:“若屠尚書有疑問,還是親自去問劉公公吧,咱家不知。”
說完,魏彬不多留,直接帶著人離開。
在場大臣都有一種死里逃生的錯覺,互相扶持,準備離開皇宮,至于那些被抓走的大臣如何處置,他們一時間無暇顧及。
要知道此番下獄者涉及六科官員,最大的給事中也不過是正七品,但六科官員屬于典型的位卑權大,可以彈劾一切可以彈劾的對象,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他們都能彈劾,這是太祖皇帝創立的規矩,用小官來管大官,也就是所謂的大小相制,此番劉瑾首開言官御史下獄之先河,影響極壞。
有人走到屠勛身邊,想問詢刑部尚書該如何處置此事。屠勛搖頭道:“且先回去,跟眾尚書……閣老商議后再做決定。”
即便是屠勛這樣耿直的大臣,也知道現在想撼動劉瑾的權力太過艱難。
劉瑾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打擊報復,頗有只手遮天的意思,若沒有成型的方案,沒人敢正面跟劉瑾斗,之前熊繡被廷杖已讓在場大臣心生畏懼。
眾大臣步履蹣跚出宮。
說是回去后商議,但出了大明門,大多數官員因身體不濟,只能回去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