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橫眉豎眼,他最擔心的便是兒子被人推出來當作攻訐劉瑾的急先鋒,不想讓兒子被人利用,當下喝斥道:
“無論他人如何稱呼,你需保持一顆平常心。記住,朝中誰當權,誰結黨,與你一個小小的翰林沒什么關系。”
“為父在朝多年,什么事沒經歷過?你若執意如此,便是跟自己的前途過意不去,丟官事小,丟掉性命和清白,禍及妻兒老小事大……聽為父一句,小不忍則亂大謀,處處小心謹慎,方是為官之道。”
謝丕被謝遷教訓,滿心不以為然,以他年輕人的心態,早就將劉瑾當作不共戴天的仇人。
平時翰林院里的同僚對劉瑾非議頗多,私下里說話,沒人對劉瑾恭敬,因翰苑作為閣臣搖籃,身份清貴尊崇,這些翰林平時眼高于頂,看不起當權的宦官,就算劉瑾示好,也沒多少人愿意站到閹黨一邊。
但劉瑾此時不對翰林院下手,不代表將來不會。
之前翰林院的官員同樣下獄,連謝丕也被用刑,雖然只是挨了幾鞭子,隔著衣裳沒有傷筋動骨,從自那以后謝丕便對劉瑾懷恨在心,平時相稱自然不會用敬語。
謝丕心想:“翰苑內流傳父親向劉瑾妥協,甚至拱手把朝事交給劉瑾,坐視閹黨做大,難道這件事是真的?”
謝遷不知兒子正腹誹他,繼續交待事項:“之厚過幾日便會回京,他如今雖然是兵部尚書,地位尊貴,但我們到底是姻親,以后難免會相互走動……你若是遇到什么麻煩事可以跟他商議。”
謝丕笑道:“這是自然,未曾想沈先生如此快便回京,以他不到二十歲之齡成為兵部尚書,可謂開歷史先河……父親大人為何看上去不是很高興?沈先生回來后,父親身邊不是多了一名強有力的幫手么?”
“你懂什么?為父在內閣,他在六部任職,能一樣嗎?幫手?哼哼,誰幫誰還不一定呢。你只需要記住,以后你們在朝相互幫扶,為夫年歲已高,怕是在內閣沒多少時日了,朝廷畢竟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日后行事最好穩重些,別總想跟當權的奸邪之人斗,沒你們好處!”
謝遷就差把話挑明,但始終顧忌自己的身份。
既然選擇對劉瑾妥協,就不能在兒子面前表現出對閹黨太過強烈的抵觸心理,他想讓兒子當一個保守中庸之人。
謝丕滿心不贊同,但還是行禮:“孩兒謹記。”
謝遷最后說道:“之厚回來后,多半要忙兵部之事,你沒什么事情少去打攪他,不過一旦劉公公對你有交托,或者試圖拉攏你,甚至處處針對你,你便去找之厚,他會幫你……當初為父幫了他不少忙,這會兒到了他知恩圖報的時候了。”
謝丕驚訝地問道:“父親大人準備離開朝堂?”
謝遷顧左右而言他:“與你不相干之事休要過問,為父本想讓之厚進入內閣,未曾想朝廷的水太深,宦官當權,讓他進入內閣反倒施展不開手腳,不如留在兵部,至少有實權,就算劉公公想動他,也要好好掂量一番。”
“最后再交待你一句,之厚手握兵權,而你不過是一小小翰林,務必謹小慎微,萬事三思而后行,將來為官之途就要靠你自己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