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看了謝遷一眼,盡管覺得這樣做不那么合適,但他還是點了點頭,同意了謝遷的安排。
離家日久,他也想早些回去看看。
……
……
出宮人群中,有兩人落在最后面,一點兒都不顯眼,交頭接耳說著關于沈溪的事情。
此二人便是外戚張氏兄弟,先前朝會上除了附和皇帝的意見,他們就沒有再說什么了,但這不代表他們心里就很舒坦。
這次沈溪的目的他們看得清楚明白,就是利用軍事吸引皇帝的注意力,獨樹一幟,跟劉瑾分庭抗禮。
張延齡道:“……沈溪這小子剛一回來就做了筆大手筆,他說要建什么軍事學堂,那以后不是會損害我們的利益?是否需要去跟姐姐說一聲,讓姐姐設法阻止?”
張鶴齡白了弟弟一眼,道:“有這個必要嗎?你也不想想,沈溪現在多得陛下寵信,若貿然跳出來跟他作對,引起陛下反感怎么辦?況且現在劉瑾在朝中勢力太過龐大,難得有沈溪站出來跟劉瑾對抗,這對我們來說是大好事,可以坐山觀虎斗,等他們斗出個結果,我們出面收拾殘局便可。”
張延齡一臉不以為然:“大哥所說殘局,不會是兩年后對韃靼之戰兵敗垂成,甚至連大明京師也淪陷,你我兄弟出來拯救江山社稷吧?”
“大哥,現在已經到了我們選擇站邊的時候了,我覺得,不如把劉瑾收攬麾下,這樣姓沈的小子就鬧不出什么花樣來。”
二人談話間出了宮門,遠遠看到沈溪和謝遷分道揚鑣,謝遷前往六部衙門,而沈溪則上了馬車,似乎回家去了。
張鶴齡一臉深沉,最后他猛地回過神來,看了弟弟一眼,道:“劉瑾是什么人你不知曉?你有把握能將他收攬麾下?這遠比收攏沈之厚困難……”
張延齡笑道:“大哥,我看未必,劉瑾再怎么囂張,也只是閹人,只能靠陛下對他的信任才能攬權,但現在沈溪回來,他已然失勢,這個時候我們主動向他示好,事情未必便不能成功。”
張鶴齡聽到后沒有馬上駁斥自己的弟弟,認真思索一番,道:“那你派人去試試……哦不對,你暫且先別嘗試,看看沈之厚把這什么基本國策實施成什么樣子再說……陛下或許只是一時熱度,沒人知道陛下能將熱情維持多久,劉瑾在沒有遭受挫折前,對于我們的示好恐怕不會領情。”
張延齡點頭:“我明白大哥的意思了……先看看沈溪怎么做,等真做出了成績,劉瑾那邊驚慌失措,感覺窮途末路時,我們再出面幫他一把?”
“嗯。”張鶴齡點頭。
張延齡道:“大哥,你說的固然有理,但就怕那時沈之厚鬧出的陣仗太大,莫說劉瑾,就算你我對此也無能為力,那當如何?”
張鶴齡冷笑不已:“沈之厚沒有通天的本事,只管讓他放手去做,不過是兩年時間……我們完全可以等,你要知道,這大明江山始終姓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