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來就是可完成可不完成的差事,沒人強迫謝遷一定要把朱厚照勸回宮。
實際上,朱厚照回不回宮對大明造成不了太大影響。
在沈溪看來,平時朝臣就見不到君王,朱厚照基本都是在宮外豹房吃喝玩樂,白天是否回宮睡覺難道有什么差別?
權力旁落終歸會被劉瑾掌控,至于劉瑾掌控不了的,朝中則會展開爭奪,說白了朱厚照的任性,只是增加劉瑾擅權的力度,讓沈溪在朝中跟劉瑾爭斗時需要更加留心,至于別的影響,還真沒有。
現在只是關系面子問題,張太后不想讓朱厚照這個皇帝成為全天下人笑柄,而朱厚照則因為張太后提出廢帝的構想而心生怨恨。
母子二人現在正處于冷戰中,誰貿然摻和進去誰不得好,正是因為沈溪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不會插手。
“還是劉瑾聰明,找人把自己打一頓,帶點傷回宮,這樣張太后就不會再為難他,逼迫他去勸皇帝,由此便可抽身事外。”沈溪感慨劉瑾行事高明,“好在朝堂如今有個德高望重的謝老兒,若不然,太后非要讓我去勸皇帝,最后的結果怕是我也要惹一身騷!”
沈溪沒有隨謝遷去見朱厚照。
以沈溪看來,謝遷見朱厚照前,這件事就已經確定最終走向,朱厚照跟張太后短時間內冷戰應該避免不了,短則幾日,長則可能經年。
熊孩子做事不遵循常理,沈溪知道朱厚照任性胡鬧,他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兵部的差事做好,反正朱厚照留在宮外,對劉瑾手頭的權力有一些影響,但變相的,朝臣難以見到皇帝,朝局也會有細微變化。
反而對沈溪影響最小,他做的事情之前經皇帝特批,國策執行可由他一人而決。
一個兵部尚書,在沒有制約的情況下,手上權力反倒是朝廷六部中最大的一個。
朝廷七卿,如今沒有誰比他的權力更大。
“我原本還擔心之前的謀劃無法進行,現在卻可高枕無憂……陛下任性留在宮外,兵部之事不用報內閣和司禮監批準,那干脆宣府這場仗,就由我來遙控指揮,等戰事有了結果,我跟朝廷稍微匯報一下便可!”
沈溪覺得自己簡直如魚得水。
皇帝不管事,下面六部衙門基本可以說獲得實權,但因其余五部被劉瑾制約得厲害,便宜的對象只能是劉瑾。
兵部為沈溪控制,那在這件事上,沈溪也是得益者。
沈溪之前還準備就出兵之事奏請朱厚照,現在則可免去這個步奏,自己便可做主,于是將事情通知下去,讓李頻再增派兵馬援助宣府,務必將韃靼人主力往內關一線吸引。
沈溪準備打響自己升任兵部尚書后的第一炮。
這一炮,要讓朝廷對他的質疑聲徹底湮沒,不令朝中再有人非議他推行的基本國策和新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