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卻是正德皇帝登基后,第一次在對北方少數民族作戰中取得的真正意義上的勝利,雖算不上大捷,但也足夠振奮人心。
“貪心不足蛇吞象,若非韃靼人貪婪,趁著我軍‘新敗’,劫掠我大明人丁、牲口和財貨,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場。”
沈溪查看一下,這次大明損失兵馬不少,尤其是李頻麾下,損失了三百多人。
沈溪看到后非常擔憂:“明明是重兵將韃靼人包圍,韃靼人又是倉促突圍,結果一千多人馬,只留下三百,而光是隆慶衛這邊就損失三百人,再加上宣府地方人馬,恐怕數字要到七八百……我大明軍隊的戰力堪憂啊!”
得到戰報,沈溪沒有著急上報。
這種地方奏凱的上報,還是要以朝廷公文為主,私下里情報傳遞不可以作為依據,沈溪絲毫也沒有邀功的意思。
沈溪心想:“李頻取得勝利,雖出自兵部調遣,但劉瑾會不趁機去邀功?劉瑾完全可以把李頻說成是他的人,而把這次戰事勝利全歸到閹黨將領指揮有方上……現在就看劉瑾怎么跟陛下報功了!”
在這件事上,沈溪顯得不急不躁,雖然這場戰事是在他的指揮下完成,但沈溪有意把機會讓給劉瑾。
但朝廷的戰報顯然比沈溪得到的情報晚許多,一直到次日臨近黃昏,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都沒得到任何關于戰事的情報。
沈溪心想:“改革朝廷情報體系,看來迫在眉睫了。”
……
……
正德元年,六月二十八。
太陽斜掛在西山頂上,劉瑾從司禮監出來,由東華門返回自己的私宅,出得宮門沒幾步,便聽后面有人匆忙跑來。
“何人?”
劉瑾虧心事做多了,平時進出都前呼后擁,紫禁城里會有太監陪同,而在外便則有錦衣衛和私自招募的打手跟隨。劉瑾在朝飛揚跋扈,平時行事卻極為低調,為的便是避免被人盯上。
來人是在司禮監端茶遞水的小太監,等幾名近身保護劉瑾的強壯太監按住后,劉瑾走過去厲聲喝問:“小順子,你來作何?”
被稱為小順子的小太監,只有十四五歲,在司禮監沒有地位,平時干的都是雜役的活,不過因為人長得機靈秀氣,而被劉瑾留意。
小順子被按在地上,嚇得夠嗆,趕緊道:“公公,司禮監有緊急公文到了,您快回去看看。”
劉瑾稍微琢磨一下,便知道小順子對自己沒有惡意,他一擺手,旁邊隨從都退下,劉瑾道:“以后少這么莽撞,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刺客,若再有下次可別怪咱家不留情面!”
小順子趕緊跪地磕頭:“多謝公公點醒,小順子知道錯了。”
“嗯。”
劉瑾這才點頭,折身返回宮門。
人剛到司禮監,便見戴義、魏彬等人守候在門口……緊急公文是魏彬從五軍都督府截回來的,還沒來得及送兵部和通政使司,直接便送到司禮監,而戴義則是因為要處置一些公文沒來得及走。
魏彬作為劉瑾死黨,走上前行禮:“劉公公,這里有宣府急報,說是我朝兵馬在懷化一線取得大捷,殲敵和俘敵近千!”
劉瑾一聽,眼睛瞪得大大的,驚訝地問道:“什么時候發生的事?不會是兵部的陰謀,故意坑騙咱家吧?”
聽到有緊急軍報,劉瑾首先想到的便是沈溪耍花樣,現在劉瑾把防備沈溪當成第一要務,對關于軍隊的事情充滿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