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正色道,“你們的名分,遲早會定下來,難道能這么一直拖下去?別多想,安心留在京城生活,我這次回京當官,幾年內不會有變動,就算真有什么意外,你們也會留在京城,不需要再四處漂泊無依。”
……
……
沈溪跟惠娘和李衿一起用過午飯。
菜式很簡單,大米飯就著兩個素菜,再有一個黃瓜皮蛋湯,非常的清淡,這也跟南方人的生活習慣有關。
惠娘在汀州府生活多年,之后又在廣州生活,對北方的飲食不太熟悉,這次帶來的人,也都按照她跟李衿的口味搭配三餐。
沈溪雖然常年在北方居住,但也更偏向南方口味。
一頓飯結束,沈溪憐惜惠娘和李衿鞍馬勞頓,讓她們好好休息,緩過神再說,而他自己則打算先回兵部一趟,等天黑時再回來。
沈溪親自送二女回到房間,然后離府步行來到兵部衙門。
王守仁看到沈溪,有些著急地道:“沈尚書,之前劉公公來兵部找過您,您不在,他等了些時候才離去……是否有著緊事?”
沈溪搖頭:“劉公公來,多半是為此番宣府大捷之軍功,想讓兵部這邊出面為前線將士請功……此事兵部最好不要摻和進去,既然內監越俎代庖,我們沒事去湊什么熱鬧?”
王守仁皺眉:“劉公公到來,有可能是受陛下差遣,沈尚書最好還是問問究竟是什么情況。”
“不必了!”
沈溪搖頭道,“但凡涉及將士軍功,我一律不會過問,劉瑾想怎么奏請隨便他……吩咐下去,兵部上下不得就這件事發表議論,也不得附議,所有事情都要聽從指示,誰若強出頭,出了問題我就推他出去頂缸。”
王守仁領命而去,沈溪回到自己的辦公房,發現案上堆砌的公文不多,也就是說他上午沒來兵部,其實沒什么影響。
由于平時沈溪需要在兵部和軍事學堂兩邊走,要去哪邊,根本就不需要跟誰打招呼。
以前兵部尚書最要緊的事情,便是每天上朝面圣,參議軍機,平時兵部事宜都由下面的屬官負責,并非每件事都要沈溪親力親為。
一把手總領全局,副手分管事務,具體到兵部則是左、右侍郎分管差事,負責做實事的則是下面的官員,比如兵部各清吏司郎中、員外郎、主事等,任何時候,機關單位都是這種規矩。
沈溪把公文大致看過,這些公文不需要交給內閣和司禮監批復,跟朱厚照所定基本國策精神吻合,兵部可以處置所有涉及軍隊之事,不需要其他衙門插手,直接向皇帝負責。
沈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便把手頭公事處理完畢,這還是他不放心把一些事情交給下面人處置親自作出批復的情況下。
就在沈溪無事一身輕準備離開時,司禮監秉筆太監戴義帶著一份公函前來,見到沈溪后如釋重負:
“哎呀,沈尚書,總算是見到您人了……之前咱家跟劉公公來見您,無緣將這份有功將士的名單交到您手上,現在好不容易碰上了,您不是給批復一下?”
沈溪笑道:“戴公公客氣了,本官只是兵部尚書,這種請功奏本,本官可沒資格批復,直接請陛下朱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