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經何嘗不是老狐貍?
你們斗你們的,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管你們最后得出個什么結果來,別怪罪到我頭上就行。
焦芳顧不上質問周經,更因與沈溪站在對立面,無從跟沈溪計較,直接拂袖而去,旁邊屠勛臉上隱現喜色。
“看來,于喬得手了。”屠勛道了一句。
周經明白屠勛這句話的意思,望著焦芳匆忙離開的背影,搖了搖頭,臉上滿是擔憂:“于喬出手又如何?這邊陛下全不知情,若陛下計較起來,此事當如何收場?”
周經和屠勛對視一眼,不再說下去,而沈溪則一臉淡定地站在旁邊。
“時候不早了。”
周經看了看天色,道,“之厚,既然謝尚書已入宮,你也該打道回府了吧?折騰大半宿,想不到會徒勞無功,虧我們在這里硬扛了那么久寒風晨露。”
沈溪行禮相謝:“諸位老大人辛苦了。”
屠勛道:“唉,于喬突然進宮,必然是提請太后處置朝臣群起彈劾魏彬之事……只有于喬進宮,太后才肯賜見,我等之前都未想到這一出……之厚,這件事你可知情?”
沈溪沒有正面回答屠勛的問題,道:“在下今日前來,是為稟奏邊關軍情。謝閣老入宮求見太后,在下并未參與。”
“并未參與”乃是模棱兩可的說法,至于是沒跟著謝遷一起進宮,還是沒參與謀劃,只能由屠勛和周經等人自己琢磨。
周經問道:“這么說來,你還要留在這兒等候面圣?”
“是!”
沈溪直言不諱,“邊關軍情未達天聽,為人臣子者只能耐心等候,諸位若力不能支,請先回去休息,不必陪在下受苦。”
周經言語中帶著少許不滿:“要等你就等吧,這兒頂著北風吹可真不好受,我等年歲不小了,多少年未曾熬過夜,感覺每一刻都是煎熬……元勛,一起走嗎?”
屠勛點了點頭,李鐩等人自然隨大流,各人均往自家馬車和轎子而去。
沈溪則回到自己的馬凳坐下,耐心等候面圣,就好像謝遷彈劾魏彬之事真的跟他沒有任何關系一般。
……
……
焦芳直接去了吏部衙門,見到尚書劉宇。
劉宇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聽說焦芳到來,直接迎到大門口,一見面就火急火燎地道:
“謝于喬進宮面見太后,還是跟壽寧侯一道前往,具體說的什么不太清楚,怕是彈劾魏公公已得逞,因為出宮后不久壽寧侯便帶人往三千營駐地。”
焦芳懊惱地道:“我便知道謝于喬今日閉門不見客,其中定有貓膩,不想萬般防備依然被其所趁。”
劉宇連忙問道:“焦閣老為何如此不小心,竟然讓謝于喬得逞?眼下可如何是好?劉公公不在京城……”
看到劉宇質問自己,焦芳非常生氣,暗忖,“難道你還要怪責我不成?也不看看自己做了什么,發生事情后連個預案都沒有,光會動嘴,果真是靠鉆營取巧得來的官職,半點真本事都欠奉!”
“先去見克明,聽聽他的意思!”焦芳道。
劉宇忙不迭附和:“此言在理,我等先去見過孫聰,畢竟劉公公走前吩咐過,讓他主持大局。”
二人離開吏部,馬不停蹄趕赴孫聰府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