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朱厚照力挺沈溪,但現在卻開始表達不滿。
朱厚照是個急性子,在他看來,所有問題應以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
既然韃子來犯,就該帶兵與其正面交戰,取得勝利。
任何違背這個原則的策略都不可取。
沈溪道:“宣府之戰,當以穩重為主,若急于求成,必然會面臨落敗風險!”
沈溪平時說什么,朱厚照都會無條件采信,但這次沈溪說聯合亦思馬因部跟韃靼一戰,卻無法得到朱厚照支持。
朱厚照急于求成,之前宣府地方虛報戰功,給他帶來不小影響,所以才想在大臣面前好好表現一下,彰顯自己帝王威嚴。
朱厚照擺手:“就算沈尚書說得有幾分道理,但朕仍舊以為,此戰不宜拖太久,速戰速決為好……實在不行的話,朕親率京營數萬兵馬北上,跟達延部主力決戰!如此,沈尚書是否同意?”
不等沈溪回答,張懋趕緊站起身勸說:“陛下請三思!”
朱厚照不耐煩了:“如果張老公爺覺得朕親征不合適,那就不妨由你來領兵……若張老公爺自信可一舉將韃靼兵馬所滅,那朕便將這職責交給你!”
張懋無比著急,自己一把老骨頭,這會兒能否騎馬、搭弓射箭都成問題,若是帶兵去宣府,必定慘淡收場。
張懋本身就不以領兵打仗能力高而著稱,此時他只能無助地看著沈溪,眼中大概意思是,是到你沈之厚主動請纓了。
旁人不行,你沈之厚肯定行啊。
以前打韃子,給你幾千兵馬,你能戰勝數倍于己的敵人,現在給你比韃子數量還多的軍隊,取勝豈非手到擒來?
沈溪道:“陛下不宜御駕親征。”
“為何?”
朱厚照很生氣,“難道你們都認為朕沒能力帶兵取勝?你們……真是太讓朕失望了。”此時的正德皇帝完全就是個任性的孩子,蠻不講理,他不管別人意見是對是錯,只是一門心思要領兵出征成就大業。
沈溪道:“陛下親征,軍中將領得陛下威嚴,必然拼死效忠,要取得一兩場戰事勝利,并非難事。不過長久之計,陛下還是應該等兩年,屆時兵精糧足,出兵出塞直搗黃龍,封狼居胥。反之,要在軍事制度改革尚未完成的情況下徹底平息韃靼之患,實在是強人所難。”
“最后再談一點,陛下過早露出鋒芒,韃靼人之后便會有所防備,那時陛下再想建立不世功業,恐怕就難了!”
在場文武官員聽到沈溪這番話,身上不由起了層雞皮疙瘩。
所有人都在想,沈之厚這馬匹拍得有水平啊。
朱厚照之前的確很心急,聽到沈溪的話后臉色稍有好轉,但還是有些不耐煩:“總是讓朕等等等,一等還要兩年,兩年后,我大明對韃子就一定能大獲全勝?大明兵馬一定能踏平草原?”
這個問題,除了沈溪外誰都沒法給朱厚照承諾。
沈溪道:“若陛下不信,實在沒必要任命微臣為兵部尚書,在其位謀其政,臣認為可以,是建立在對大明軍政體系了若指掌的情況下,若是陛下信不過,可以讓旁人來為陛下制定更完善的國策,平定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