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真正做到了舉賢不避親。
他此番舉薦的三人中,有兩人是沈溪同鄉,剩下一人則是沈溪家仆,這毫無掩飾的態度讓人看不懂。
你沈溪不是自稱公允嗎?
在兵部這樣的要害部門,居然舉薦自己家仆出任要職,這不是公然違背朝廷將官任用制度,挑戰大明軍制權威?
在場一個個官員都有意見了。
主要是對胡璉、王陵之和馬九三人獲得皇帝無條件信任而掌兵心生不滿。
沈溪奏請:“請陛下派出監軍人選。”
朱厚照望著沈溪,出言詢問:“沈尚書有何好選擇?”
這下文臣武將心中的不滿情緒更大了!
不但主帥和副將由你沈溪推舉,兵馬也是兵部從換戍京師的地方軍隊中征調,估計其中有不少是你的舊部,現在連監軍都要經你舉薦,這一路往援宣府的軍隊,已經不是普通大明軍隊,干脆稱之為“沈家軍”得了!
沈溪知道朝中那些有權有勢的老太監,就比如張永、谷大用等人喜歡指手畫腳,胡璉這樣沒有多少資歷的主帥,根本壓制不了那些油滑的老太監。
沈溪感受四周射來的不善目光,知道有些事情要適可而止,當下道:“臣認為,當舉薦年輕人為主,請陛下定奪!”
朱厚照笑呵呵道:“朕也這么覺得,凡事不能太過倚重老臣,就算老臣經驗豐富些,可行事太過保守,沒有銳意進取的精神,還是年輕人有血性有拼勁,善于發現和把握機會,就好像朕這樣……哈哈……嗯,既然這次派出的主帥和副將都是年輕人,那朕這次就破例……朕身邊有個近侍,叫做小擰子,陪伴朕已有七八年時間,不若就讓他來擔任監軍之職!”
張延齡起身反對:“陛下,這領兵和監軍之事,可非同兒戲,一定要慎之又慎啊!”
朱厚照生氣了,質問道:“那按照國舅的意思,是朕行事兒戲,還是朕所做決定兒戲?若國舅覺得自己有本事,親自領兵出征也未嘗不可,朕絕對會支持!”
張延齡無奈坐下,他發現這個外甥自己根本無從駕馭,自己不管說什么朱厚照都會反對,而沈溪無論說什么則一律贊同。他以憤恨的目光望向沈溪,發現沈溪神色平靜,根本就沒空搭理他。
朱厚照道:“諸位卿家對于朕安排,有何意見?有的站起來說話,沒有的話,朕可就要照此頒行了!”
在場官員面面相覷,心中多少都有意見,但他們卻盼望別人出來跟皇帝辯論,而不是自己在前沖鋒陷陣。
明擺著的事情,誰提意見,誰就需要擔責,甚至按照朱厚照的霸道理論,不服你上啊!
在座的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基本沒有底氣領兵出征,這些人在京城安逸久了,讓他們去餐風露宿,提心吊膽跟韃子作戰,實在太難為人了!這跟那些在地方上苦苦尋求出頭機會的官員心態差別很大。
在五軍都督府和京營任職的官員,基本都養尊處優,尤其那些世代享受朝廷榮養的勛貴,包括張懋在內,沒有一人想去戰場歷練。
既然爵位已升無可升,冒著失敗被追責的風險,領兵去邊關作戰的意義何在?
而地方官員尤其是衛所將領,因軍戶制度得不到提拔機會,一想到邊關效命,獲得加官進爵的機會……
朱厚照等了一會兒,見沒人說話,點頭道:“既然諸位卿家沒意見,那這件事便如此定下了。”
“沈尚書,今日議事結束,你便把會議精神落到實處,出兵之事刻不容緩,最好在兩天內兵馬便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