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奏請:“那糧草和裝備調配……”
張鶴齡等人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城外自地方調撥來的兵馬缺少糧草補給,沈溪一直為此四處奔走,現在既然要征調這路兵馬上戰場,意味著朝廷必須承擔起這部分人馬的糧草物資。
就在有人想站起來提意見時,朱厚照已順口做出許諾:“既然要上前線跟韃子交戰,兵馬糧草自然從國庫調配,沈尚書回頭便跟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商議,朕回去就將調撥糧草和武器裝備的圣旨擬好給你……”
朱厚照說出這話,那些跟沈溪有利益糾葛的人都恨得牙癢癢。
每年大明軍隊的錢糧調配朝廷都有定數,厚此意味著薄彼,錢糧調配給了沈溪,其余軍隊的錢糧相應就會減少。
張鶴齡和張延齡兄弟受到的沖擊最大,至于五軍都督府其余掌兵勛貴,也受到不小影響,他們都擔心沈溪會拿走他們麾下軍隊的錢糧和兵器配額。
說完出兵事宜,朱厚照有些遺憾,道:“朕原本要親自領兵出征,只是沈尚書一再勸阻,朕才決定隱忍,等兵精糧足再御駕親征。接下來朕會全力支持沈尚書實行的軍制改革,朝中官員,尤其是在五軍都督府任職的人,不得對沈尚書制造困擾……阻撓他便是欺君,誰有意見,可以直接來找朕,若私下里給兵部找麻煩,別怪朕嚴厲懲治!”
又是威懾力極大的預防針。
朱厚照在人前一直不避諱對沈溪的欣賞,甚至當著張鶴齡、張延齡這樣的親戚的面,也毫不猶豫選擇支持沈溪。
皇帝對沈溪的器重到了這等程度,莫說是外戚黨這樣跟沈溪有直接利益沖突的集團了,就算沒有糾葛的,諸如張懋等人,對沈溪也產生強烈的妒忌心理,心里宛若有根刺一般,很不舒服。
之后,朱厚照和沈溪完全主導這次會議。
沈溪將具體出兵計劃公之于眾后,在場官員都沒有發表意見。
說白了,沈溪制定的計劃時間趕得很急,對于軍隊的行軍要求極高,每天差不多要走七八十里甚至近百里,讓這些將領自己帶兵,自問不可能如此迅速。
這時代行軍的主要標準,每天能走個四五十里就已經算兵貴神速了。
會議差不多進行一個時辰,朱厚照有些疲倦了,決定就此結束會議,站起來道:“沈尚書,朕對你完全信任,軍事上的事情朕全都交托給你了,趁著距離正式出兵還有兩天時間,你要好好栽培一下你舉薦之人,不讓他們令朕失望!”
沈溪恭謹行禮:“臣遵旨!”
又是當眾放權!
朱厚照似乎是在對沈溪說,你趕緊栽培出你的沈家軍,這路兵馬指揮權和將領的任免權朕通通交給你,隨便你怎么弄!
聽到這話,在場官員一片嫉恨。
連那些身份尊貴無比的公侯都沒有沈溪的權限,難怪連張懋這樣的老實人心里也會有意見。
朱厚照道:“朕不想過多做安排,畢竟就軍事而言,沈尚書能力毋庸置疑,這一戰,就由沈尚書策劃和具體實施,五軍都督府、京營和地方衛所人馬,全部受沈尚書節制,這屬于戰時體制的一部分,兵部調配兵馬糧草的命令,各衙門皆不得有意見!”
張懋終于忍不住了,站起來道:“陛下,如此放權怕是有些不合規矩吧?”
“什么合不合規矩,朕知道張老公爺在想什么,難道你覺得沈卿家會擅權,甚至威脅朕的皇位穩固?”
朱厚照說完這話,現場又是一片寂靜。
小皇帝還真什么話都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