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沈溪自己都不會信。
熊繡道:“最好如沈尚書所言,若不然,請沈尚書牽頭,我等必然追隨入宮,向陛下死諫。”
沈溪打量熊繡,心中嗤之以鼻,要死諫你去,別拿我當炮灰。
……
……
紫禁城,乾清宮。
朱厚照面對一眾內承運庫官員,大發雷霆,眾宦官和官員有很多是第一次見到朱厚照生這么大的氣。
“……你們這些沒用的東西,朕養你們何用?這才幾天工夫,朕的家底就被你們敗壞成這樣子?”
“查!給朕查到底,看看到底誰是蛀蟲,若查出誰貪污,朕必要將他大卸八塊……”
內庫一眾人,內心都惶恐不安。
其實,究竟是什么導致內府入不敷出,每個人都有清楚的認識,全是因為這個皇帝太不靠譜,才造成今日局面。
弘治帝以節儉著稱,弘治末期宮內宦官和宮女的數量比之從前少了許多,朝中有名臣輔佐,君臣一心,精兵簡政,就算一些方面花費巨大,但基本能保持收支相抵,并且有一定結余。
但到了朱厚照這里,因為其太過貪玩,在宮外又建立起一個堪比銷金窟的豹房,開銷比弘治朝大了許多,而內庫撥款基本按照弘治時期標準,如此一來,內庫的財政出現狀況也就難以避免。
朱厚照對眾宦官和官員大發雷霆后,板著臉下最后通牒:“朕不管最后調查結果如何,現在朕需要五千兩銀子賞賜兵部沈尚書,你們這就回去調撥,若籌不出來,朕將你們一同砍腦袋!”
眾人一聽,這算哪門子道理?內庫缺銀子,您老人家不想從戶部調撥過來,讓我們自行解決?
這怎么個解決法?難道無中生有變出銀子來?還是說要把我們自己家底掏出來填補虧空?
話說這虧空根本不是我們造成的,憑什么讓我們來承擔?
就算這些人心有怨言,但沒法跟朱厚照講理,因為說這話的人是皇帝,很多道理無處可講。
張苑見眾官員和宦官還跪在那兒,不由著急起來,他不想自己承擔責任,趕緊擺手:“你們還跪在這兒作何?陛下讓你們回去籌備,趕緊去,莫要讓陛下再發怒!”
在場之人只能是站起身,后退到殿門口,哭喪著臉轉身離開。
人走后,朱厚照兀自憤怒不已,他看著張苑道:“張公公,瞧瞧你辦得好事!”
張苑一臉冤枉:“陛下,奴婢早就說過,內庫銀錢供應不上跟奴婢沒什么關系,奴婢在御馬監任職,幾時管過內庫的事情?”
朱厚照一回想,發現張苑確實沒有在內承運庫擔任具體職務。要說有一定關系,那就是以前朱厚照身邊最親近的太監是劉瑾,劉瑾能把這些事情打理好,而現在他寵信有加的張苑,卻總是推卸責任。
這一對比,差距就明顯了,朱厚照對張苑的不滿逐漸累積。
朱厚照臉帶慍色:“朕不管是否為你負責,現在朕著你負責監管內庫,若有差池,朕將你腦袋一并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