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本就無心朝政,在宣府韃靼人撤兵后,無論勝果大小,總歸讓他沒了后顧之憂,如此一來無人能威脅到他皇位,行事更加橫行無忌。
起來后先是梳洗一番,用過膳,換好朝服,朱厚照這才準備往奉天殿去。
此時已是黃昏時分,天色轉暗,朝中文武已在宮里等了一天。
朱厚照往奉天殿去的時候,路上還對張苑交代,道:“晚上給朕安排好,事情不能耽擱,朕只是去見見大臣,之后便會出宮往豹房去……”
此時朱厚照念念不忘晚上的節目,吃喝玩樂的事情他總是很上心。
奉天殿內,天色已徹底暗下來,太監們已將宮燈點亮,朱厚照登上丹陛,站到龍椅前,眾大臣皆下跪行禮。
“平身吧!”
朱厚照神色淡然,好似大臣等他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一樣。
隨即,朱厚照坐到龍椅上。
眾大臣起身歸列,低著頭狀極恭敬,其實內心都腹誹不已,覺得這個皇帝實在不靠譜,好好的午朝變成了晚朝,到現在每個人都又饑又渴。
朱厚照道:“諸位卿家,讓你們久等了,朕今日瑣事纏身,是以來晚了些。此番召見諸位卿家,乃是為宣府軍務,以朕所知,宣府打了一場大勝仗,朕心甚慰啊!”
大臣們都不說什么。
本身這場仗取得的戰果不大,不值得大肆慶賀,而且劉瑾很可能憑借戰功回朝……劉瑾回京,好事也會變壞事。
不過還是有人出來恭維,尤其是閹黨中人,吏部尚書劉宇出列:“陛下鴻福庇佑,宣府大捷乃陛下和劉公公等人共同努力完成,此戰過后,我大明必將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開創正德盛世……這一切都是陛下龍威所致。”
這話出口,是個人聽了都覺得一陣反胃。
弘治朝政治清明,培養出很多實干的大臣,就算中層官員,基本也不是靠鉆營起家,大多有一定才能。劉宇則不同,文官集團當政時他投奔劉健,等正德登基見風向不對立即轉投閹黨,投機心理極為嚴重,朝中很多人看不起靠諂媚起家的劉宇。
朱厚照笑道:“劉尚書這話說得有些過了,朕不過是盡自己所能,對邊軍將士和百姓做出些有益的事情罷了……”
說你胖,你還喘起來了。
沈溪往端坐龍椅上的朱厚照看了一眼,因燈火昏暗,沈溪看不太清楚朱厚照的臉,但料想其現在正嘚瑟不已。
朱厚照補充道:“此戰能獲勝,多虧宣府前線將士奮勇殺敵,尤其是王守仁和胡璉兩位領兵大員通力合作……這也跟兵部調兵遣將有功有關,兵部沈尚書雖人在京城,但卻可以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是為我大明能臣!”
百官面前,朱厚照絲毫不掩飾對沈溪的欣賞,將之推到很高的位置上。
沈溪并不覺得自己在這一戰中有多大功勞,不過被朱厚照贊譽,總歸要出來行禮謝恩,當即出列:
“陛下謬贊,此番宣府之功,全在將士之身,臣不敢居功,請陛下頒賞前線將士,以慰功臣。”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