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笑著點了點頭,再問,“沈尚書可有將此戰有功將士的名錄準備好?朕準備酌情賞賜。”
在場大臣都往沈溪身上瞄。
之前大臣們只知道宣府傳來捷報,料想詳細戰功請封奏本還沒送至京城,沈溪這邊應該沒有準備好。
再說就算有人想問,也被謝遷阻撓。
現在終于說到正題,這些人不在乎王守仁和胡璉等將帥有何功勞,就看劉瑾功勞幾何?是否有機會返回京城,繼續擔當司禮監掌印。
兵部奏報,突然間變得很重要。
謝遷往沈溪身上瞅了一眼,大概的意思是,按照之前的計劃行事。
沈溪明白謝遷之意,拱手行禮:“回陛下,前線捷報剛傳至京師,具體請封受賞人員名單,要等地方詳細呈奏后才能出來……”
朱厚照顯然已迫不及待要征調劉瑾回朝,聽到這話,臉上滿是失望之色,皺眉問道:“功勞簿還沒整理出來?唉!實在可惜,朕原本準備在這次朝會上對有功之臣進行頒賞,現在看來,只能延后了……”
兵部是否有意拖延請功,朝臣不知,但閹黨卻有些著急了。
劉瑾離開京城后,朝堂上閹黨勢力嚴重收縮,由于受外戚和文官勢力聯手打壓,閹黨一脈官員在重重壓力下喘不過氣來,現在終于有機會迎回劉瑾主持大局,他們是一天都不想拖下去了。
劉宇奏請:“陛下,既然宣府戰事已結束,韃靼人損兵折將撤回草原,何不將出征的京營將士,還有領兵將領以及監軍一并調回京城?尤其是劉公公,作為監軍太監,能在戰后第一時間將捷報傳回京師,反被朝中人構陷,蒙受不白之冤,陛下更應該讓劉公公早些回來,以慰老臣之心。”
“啊!?”
朱厚照驚訝了一下,隨后面露笑容,顯然劉宇這些話說到他心坎上了,連連點頭,“朕正有此意……”
刑部尚書屠勛出列嚴詞阻止:“陛下,萬萬不可!”
突然之間,劉瑾回朝之事就擺到臺面上。
眾大臣在奉天殿等了大半天,就等這一刻的爭鋒,很多文臣卯足了勁,甚至有人準備死諫。
朱厚照皺眉:“屠尚書,怎不可?宣府戰事結束,難道不該讓功臣回朝?”
屠勛奏請:“陛下,以臣所知,監軍太監劉瑾,于戰事初始便向朝廷奏捷,雖然最后戰果無差,卻擾亂軍心,尤其是欺瞞陛下……此乃欺君大罪,臣身為刑部尚書,不得讓朝中奸邪之人有過而當功。”
“如此賞罰不公,勢必造成人心離散!”
朱厚照額頭的皺紋加深了,他沒想到之前一向溫和的屠勛,居然會當著他的面忤逆他的意志。
朱厚照打量焦芳:“焦閣老,你認為呢?”
此時朱厚照不問旁人,專問焦芳,雖是無心之舉,但大臣們難免都會想,朱厚照故意問閹黨中人,這是給劉瑾回朝創造機會,偏袒之心一覽無遺。
焦芳出列,正要回話,謝遷突然踏前一步,搶先道:“陛下,宣府戰事初告捷,韃靼兵馬是真撤兵,還是佯退,尚未有定論,如此便著急將宣府將士和監軍太監調回京師,是否太過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