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將奏本放下,打量沈溪,道:“沈先生,既然功勞已整理完畢,朕認為,便按照功勞簿上呈列內容,對有功將士進行頒賞便可,這件事交由兵部和禮部協同完成,最近禮部周尚書請辭,他年歲不小了……沈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周經請辭,還是沈溪的手筆。
這次宣府戰事,甘肅軍務總制曹元功勞不小,盡管沈溪知道此人是閹黨骨干,不想將他調回京城,但眼看劉瑾回朝,有些事實在難以阻止。
周經跟曹元怎么說也是翁婿關系,沈溪不想讓周經這樣的老臣晚節不保,所以干脆讓謝遷勸說周經請辭,周經沒怎么考慮便應允了。
周經遞交辭呈后,朱厚照似乎也有更換禮部尚書的意思,所以想問問沈溪是何意見。
沈溪道:“周尚書年老體邁,很多時候難以顧及朝政,告老還鄉頤養天年實乃人之常情,陛下可應允。”
朱厚照點頭:“朕也是這樣的想法,但卻不知,誰能頂替周尚書?畢竟眼前就是前線將士凱旋回朝的慶功大典,前面都是周尚書在操辦,現在臨時更迭負責人,怕不那么合適吧?”
言語中,朱厚照對周經依然很信任。
這種信任,是建立在周經的辦事能力上。
朝中這么多大臣,周經的能力算是出類拔萃的,就算如今已老邁不堪,但行事依然雷厲風行,面面俱到。
對于新的禮部尚書人選,沈溪不打算舉薦,這問題非常敏感,他怕自己貿然建言的話會被人攻訐。
畢竟沈溪只是兵部尚書,不是當朝首輔,也不是在朝會這樣公開的場合。禮部尚書在朝中的地位,尚在兵部尚書之上,沈溪僭越舉薦顯然不那么合適。
沈溪搖頭道:“臣并無人選。”
朱厚照嘆息:“唉!朕還以為先生有更好的人選呢,既然沒有,朕只有再好好斟酌一番……”
朱厚照眼睛半瞇,似乎在認真考慮,但沈溪怎么看,都覺得這小子是在打瞌睡。
過了許久,見朱厚照遲遲沒有反應,沈溪終于忍不住問道:“如今劉公公回朝,不知陛下準備做如何安排?”
一句話,不僅讓朱厚照第一時間瞪大眼,連旁邊侍立的張苑和一些太監,神色也都緊張起來。
劉瑾回朝后便被朱厚照晾在一邊,關于劉瑾的新差事,如今已經成為宮中太監和朝廷官員最關心之事。
朱厚照打量沈溪,道:“這個奴才,老是做一些讓朕生氣的事情,現在朕讓他閉門思過……不知沈先生有何好建議?”
沈溪心想:“你這到底是想聽我的建議,還是想讓我給你臺階下?你想安排劉瑾回司禮監,怕是早就在計劃內吧?”
在劉瑾的問題上,沈溪顯得很謹慎,道:“陛下,劉公公之前確實做過一些錯事,但他在宣府任監軍期間,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也算是功過相抵!”
“嗯。”
朱厚照低下頭,似乎在思索沈溪說的話。
半晌,他才抬起頭來,重新看著沈溪,問道:“那沈先生認為,朕現在可以原諒他的過錯,將其官復原職了嗎?”
沈溪從朱厚照的反應,便知道這小子想得到他的支持,繼而將劉瑾安排回司禮監。
張苑見沈溪又要幫劉瑾說話,心里非常著急:“我這大侄子怎么總是分不清親疏遠近?在這種事上,他怎么可以幫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