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武心急火燎到了總督府大門外。
為了安全起見,楊武帶了不少隨從,他也怕沈溪真的如文祥晉所言,對他進行報復。
宣大總督府大門前,戒備森嚴,楊武入內要經過通報,只能在外等候。
過了一炷香時間,沈溪派人出來傳話,讓楊武入內,卻不允許他帶人進去。
楊武心里有些發怵,對手下交代道:“若本官進去一個時辰不見人,你們便去總兵府借調人馬,搶也要把本官搶出來。”
一幫隨從唯唯諾諾,轉過身去時臉上卻閃現輕蔑之色,以楊武這樣貪生怕死的脾性,很難得到人敬佩。
楊武進內,直接到了總督府正堂,此時堂上只有沈溪和馬九二人……沈溪正在向馬九面授機宜。
“楊兄因何來訪啊?”
沈溪笑呵呵問道。
楊武臉上滿是擔心,道:“沈尚書不知道嗎?寧夏鎮那邊出了大亂子,有人起兵叛亂。”
沈溪嘲諷地笑道:“是嗎?那可真是稀奇,怎么大明九邊天天出亂子,不是說宣府鎮這里剛剛平息一場叛亂?唉,也是本官閉目塞聽,以至于這場叛亂怎么起來的都不知,更不清楚是如何平息的……這不,朝廷賞賜的公文來了,本官正在納悶兒,為何會名列受賞名單之中?”
聽到這話,楊武哭笑不得。
關于宣府地方民亂之事,他也是一頭霧水。
這件事本就子虛烏有,對于這一點楊武非常清楚,他不明白的是,既然這場叛亂從開始就是為了打壓沈溪,為何到最后居然會給沈溪首功?
楊武無法理解劉瑾用意所在,此時只能無奈地道:“沈尚書,這可不是計較軍功的時候,想必你對寧夏鎮叛亂有所耳聞,這次叛亂……乃是宗室發起,在大明已許久沒發生過這等事,絕非一般民亂那么簡單。聽說安化王叛亂后,寧夏鎮以及周邊的甘肅鎮、延綏鎮等不少軍將都歸順了叛軍!”
沈溪攤攤手:“楊兄不說,本官從何知曉?本官到宣府后,一直未過問軍中事務,到現在連宣府周邊情況都不甚明了,更不要說寧夏鎮那兒的事情了!具體情況,還要請楊兄你多賜教才是!”
沈溪一口一個“楊兄”,把楊武給叫懵了,想不明白沈溪為何對他這么客氣。
楊武心想:“如今朝廷怎么都是些怪人當道?明明是仇敵卻要幫忙奏功請賞,明明心中有恨卻笑臉相迎,這局面太過復雜,我也不指望高升了,只要安穩當一任巡撫即可,等期滿便辭官回鄉,不問政事!”
突然間,楊武萌生退意。
倒不是說他不想升官發財,而是因為他發現官場太過兇險,以他的能力根本無法勝任。
現在眼前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官員都能給他上一課,主要內容就是如何做到心口不一。
楊武道:“既然沈尚書不知,那下官就簡單介紹一下……安化王謀反,乃是打著誅除閹黨的名號,這件事怕是要在朝中鬧出風雨來,而下官最怕的便是宣府這邊也出現從賊之人……沈尚書乃帝師,德高望重,若由沈尚書出面平息事端,自是最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