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張永清楚,楊一清雖然立下功勞,但畢竟不是朱厚照親近的大臣。
能當面跟朱厚照交流的,無非他和沈溪,不過張永心里還是有些顧慮:“沈之厚之前的意思,是要把功勞讓給楊一清,為的是讓楊一清面圣時奏事,我這么替沈之厚答應下來,是否會影響他的計劃?”
楊一清從堆成山的卷宗中,拿出幾份不起眼的稿件,遞給張永,再次恭敬行禮:“一切全靠公主持。”
張永拿著劉瑾的罪證,壓力很大,心中不停念叨:“一定要回去跟沈之厚商議清楚,這么大的事情咱家可處置不了!”
因為斗劉瑾的事情實在太大,張永顯得沒多少底氣,此后就算楊一清再說什么,他也聽不進去了,過了一炷香時間,他主動提出告辭:“咱家先回去了,至于沈大人那邊……”
“就由公來傳話。”
楊一清慷慨激昂地道,“在下身份敏感,不跟沈尚書當面溝通,若是沈尚書回朝面圣,務必跟陛下陳明厲害,到時劉瑾罪行敗露,陛下定會將其繩之以法!”
……
……
張永惴惴不安,回到營地。
在自己營帳獨處許久,張永聽到門口的侍衛通稟:“張公公,沈大人赴宴歸來。”
“行!”
張永將楊一清提供的劉瑾罪狀揣在懷里,懷著復雜的心情去中軍大帳見沈溪,到了地方才發現魏彬也在。
“魏公公?”
張永稍微有些驚訝,沒想到沈溪居然會把魏彬帶過來。
魏彬在張永跟前顯得很拘謹,笑著打招呼:“張公公久違了,鄙人有一些公事要跟沈大人談,酒桌上說始終不那么方便,這才到沈大人營帳說事。”
張永心道:“沈之厚不會神通廣大到把魏彬都收買了吧?”
沈溪似乎有些醉意,道:“張公公來得正好,我等正要商議軍功和安民之事,楊中丞未親自前來,就由魏公公代勞。”
張永這才知道兩人說的并非倒劉瑾之事,不由松了口氣,心想:“這魏彬是劉瑾的人,就算他說肯倒戈,也不可信,不收攏此人最好……再者,到陛下跟前奏事,也不需要魏彬做什么!”
魏彬低眉順眼道:“一切聽憑沈大人做主,畢竟沈大人才是陛下委派前來寧夏平亂的正差。”
沈溪笑著揮了揮手:“沒什么正差副使,都是為朝廷效命,且楊中丞比本官更早進寧夏城,此乃人所共知之事,本官會如實跟陛下呈奏……再者,本官建議朝廷重新任命三邊總制,以楊中丞之功,擔任此職最合適!”
歷史上平息安化王之亂后,朱厚照順勢安排楊一清留在西北擔任三邊總制,維系了西北長時間的安定繁榮局面。
而沈溪提議,其實是順應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