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說自己要去文淵閣,但其實不是。
謝遷入宮的真正目的是去覲見張太后,陪同他的正是張永,而張永去見謝遷正是奉張太后之命,見面后趁機跟謝遷提了一下司禮監掌印人選的事情。
謝遷加緊幾步過了午門,便見到等候在金水橋旁的張永。
張永見謝遷前來,顯得很關切,趕緊上前問道:“謝閣老,之前沈尚書入宮,可是去面圣?”
這問題本來沒什么,但謝遷的臉色卻不好看,只是“嗯”了一聲便當作答。
張永急道:“那陛下可有跟沈尚書商議過司禮監掌印出缺之事?謝閣老,您跟沈尚書是如何說的?”
謝遷沒有直接回答,瞥了張永一眼,冷聲道:“是否在張公公看來,司禮監掌印選拔一事上,沈之厚更有發言權?”
張永這才意識到自己沒有考慮謝遷的感受,當即苦笑著賠禮:“謝閣老說的哪里話,鄙人可是一直仰慕您,按理說,這件事……您老才有發言權。”
謝遷嘆了口氣:“唉,可如今的情況卻是陛下對老夫視而不見,遇到事情都是跟沈之厚商議,儼然沈之厚已成為第二個劉瑾,陛下跟朝臣間始終隔著個人,司禮監掌印人選之事陛下從未找過老夫交流!”
張永聽謝遷話語中帶著的抱怨,知道這位首輔大人想法多,不敢再多問。
謝遷一擺手:“走,去見太后娘娘。”
二人繼續往永壽宮方向而去,這一路上二人都不作聲,等快到地方,謝遷才似有所思道:“張公公,你覺得你跟張苑間,到底誰更能得到陛下欣賞?”
張永并非昏聵之人,馬上聽出其中苗頭,心想:“難道沈之厚在陛下面前舉薦了我和張苑?怎么我在他心目中,竟跟張苑這后起之秀分量相當?”
在張永看來,自己跟沈溪的關系,明顯要比張苑和沈溪間牢靠太多,畢竟自己跟沈溪南征北討,就連土木堡之戰時他張永也是跟沈溪一起守在戰壕中,堪堪死里逃生,這種交情可不是一般人能比擬。
張永道:“自然咱家比張苑要更得陛下信任。”
在這種事上,張永沒有謙遜的意思,怎么想的也就怎么說了。
在張永看來,張苑根本沒做過對朝廷有益的事情,一直留在京師,頂著個御馬監掌印太監的名頭,卻不干實事,仗著跟朱厚照關系親近,一步步得到提拔。
謝遷搖頭道:“若論功勞,張公公自然比張苑高許多,但若論陛下的信任,張公公你就未必能及了吧?”
二人仍舊在行路中,說話間,謝遷瞥著張永,眼神曖昧。
張永小心翼翼求證:“謝閣老為何突然提及張苑?莫不是……”
謝遷笑了笑,道:“也不是沈之厚在陛下面前舉薦你二人,而是陛下親口提出,要在你倆中間選拔司禮監掌印,這才有此一問。”
張永又驚又喜又憂。
驚的是,之前一直想知道的事情,現在終于有了答案,可惜不是從沈溪口中得知,而是自謝遷口中轉述才知曉;喜的是自己已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有力競爭者,而且對手只有張苑一人。
但他馬上又擔憂起來,如果跟旁人比,他自問有極大優勢,唯獨張苑在宮里的聲望和地位,甚至比他還高,重點是張苑是東宮常侍出身,在劉瑾上位前,張苑大權在握,劉瑾倒臺后,似乎由張苑接任司禮監掌印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張永道:“消息可確實?”
這話又是不該問的,謝遷聽了臉色馬上變了,沒好氣地道:“是否確實,你去問沈之厚,他是如此跟老夫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