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苑一時間迷糊了。
那奏疏我大致按照你所做票擬進行朱批,且已下發,照理說各衙門已照章辦事,怎么到了你這里卻說沒得到結果?
張苑沒有馬上作答,覺得謝遷可能是故意搪塞,當即道:“若是陛下沒過問這件事,咱家作何來見謝閣老?”
謝遷一拍大腿,站起身來:“老夫就知道陛下不會同意老夫的意見……出塞作戰勞民傷財,陛下甚至還想御駕親征,如此將國祚社稷當作兒戲,只有正統年間王振專權時出現過,偏偏陛下還不醒悟……”
“老夫的意見,三邊和宣大之地保持如今防御態勢便可……陛下究竟是何看法?是完全遵從沈之厚,給兵部和三邊、宣府軍鎮調撥足夠的糧草、兵器物資?”
張苑本來就沒多少才學。
謝遷的話他聽得一愣一愣的,思索半晌后道:“那謝閣老的意思是……這場仗不準備打了?”
謝遷愣住了,他本以為張苑是上門來興師問罪,卻未料到張苑對這件事幾乎一無所知,當即試探地問道:“張公公之意是……?”
“別問咱家,一切以陛下的意見為準!”
張苑顯得很為難,本想從謝遷口中套話,但現在謝遷有了警覺,使得他很難得到實質性的東西。
張苑想了下,道:“這么說吧,對于這件事,咱家沒拿定主意,稍后就要去面圣,跟陛下提及,陛下過問的話,你覺得咱家該如何應答?”
謝遷點點頭,心里雖然帶著懷疑,但大概明白,張苑愿意跟自己站在一道。
“如果張苑不是跟我一樣心思,完全可以去跟陛下說,同意沈之厚的奏請,為何要來問我的意見?分明是想跟我共同進退……”
想到這里,謝遷道:“以老夫的意思,保證三邊和宣大之地基本訓練和日常耕作所需,其余靠邊軍屯田自給自足,就算要對韃靼開戰,也不能勞民傷財,缺乏的糧食、兵器等物資,讓沈之厚自行籌措!”
“好!”
張苑突然一拍大腿,大聲稱贊起來。
謝遷嚇了一大跳,茫然不解為何張苑會“同仇敵愾”支持自己。
張苑道:“就是不能慣著沈之厚的壞毛病,不然他真以為自己一步登天了!”
說到沈溪,謝遷和張苑產生了強烈共鳴。
二人都曾對沈溪滿懷希望,又雙雙失望,張苑為的是自己的利益,謝遷則是為維護面子。
提到沈溪,二人都覺得沈溪太過“張狂”,以至目中無人,繼而在沈溪支持的問題上,一致采取反對的策略。
說了半晌,張苑嘆道:“今夜咱家要去面圣,陛下問及,卻不知該如何跟陛下應答?咱家也認為明年這仗打不得。”
言語間張苑跟謝遷站到了同一戰線上,都反對即將到來的對草原一戰。
謝遷道:“不知陛下之前是如何發問的?”
張苑大智慧沒有,小聰明卻有的是,自然不會把朱厚照說的話原原本本復述給謝遷聽,道:“陛下不過是簡單提了一下,我等只管仗義執言,如何決定全看陛下的意思。”
謝遷稍微遲疑一下,道:“本來老夫作為朝臣,不方便跟張公公這樣的內宦商議事情,不過事關大明安穩,老夫就破例一次,把想說的話一并向張公公言明。”
“謝尚書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