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皺了皺鼻子:“那些韃子心高氣傲,怕是不會如此輕易服軟吧?以朕所知,這些人見異思遷,或許看到大明強大,才違心來投,等他們稍有恢復和發展,必定又會背信棄義,所以這次朕要徹底滅了韃子,讓他們一個不剩!朕要在塞北設立都護府,仿照強漢盛唐時的舉措,讓草原從此臣服于大明統治!”
朱厚照充滿雄心壯志,但他的愿望怎么看都好像癡心妄想,至少王瓊這邊一百個不贊同。
因為有沈溪的存在,好像朱厚照的計劃有成功的可能,但幾率卻是微乎其微。
王瓊心道:“自唐朝之后,中原歷代王朝對草原戰爭就一直處于守勢,即便有小勝也難以長久維持,最好的結果是止兵戈而不是征服……陛下野心勃勃,是要讓多少將士葬身草原?”
朱厚照賜宴時意氣風發,構想了一下平定草原的宏偉藍圖。至于沈溪所說建議,他完全不予采納,在其看來,平定草原必須要徹底將草原制服,跟漢朝時打匈奴,或者跟唐朝時打突厥一樣,讓自己青史留名。
王瓊雖然一肚子話想說,但他忍住了,因為他不確定自己說出這些話后,會給自己帶來如何的麻煩。
飯桌上,王瓊是最拘謹的那個,他時常把目光轉向沈溪,想看看沈溪的反應,最后以他的觀察看,似乎沈溪對于來年的戰事沒有勸阻的意思,如此一來,來年一場曠世大戰可能在所難免。
眼看賜宴結束,朱厚照道:“……來年朕會親自領兵出征,仿太宗皇帝領兵出塞,一舉將韃靼余孽掃除,兩位卿家到時候必定是朕的左膀右臂,朕相信二位能相助朕取得這場大戰的勝利……”
王瓊聽了心里發怵,本來他是主戰派一員,但聽到朱厚照不靠譜的構想后,心里對這場戰事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等賜宴結束朱厚照要去休息,為晚上的娛興節目恢復精力,沈溪和王瓊一起離開豹房。
二人出門口后,沈溪道:“德華兄為何在見過陛下后,沒了言語,甚至連對未來戰事也不予評價了?”
王瓊實話實說:“來年這場仗,打得越大,怕是越會勞民傷財,沈尚書之前所提精兵簡政怕是難以施行。”
沈溪道:“陛下登基伊始,對于戰爭有些許期冀可以理解,但在付諸實施上,始終是我們這些臣子,出了關塞后戰情可能一日多變,又怎會完全按照陛下預想進行?”
王瓊皺眉:“可陛下要御駕親征……”
“御駕親征也不可能沖鋒在前。”
沈溪看了王瓊一眼,目光中滿是深意,“很多事可以人為進行轉圜,未必需要每件事都刻板遵循……或許德華兄對來年戰事產生疑慮,可惜這場戰事卻是不容取消或者延后的……”
王瓊心里納悶兒,明明徹底平定草原不切實際,為何沈溪卻堅持要進行,連一點商議的余地都不給,不過他隱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沈溪要靠這種方式贏得朝野威望。
王瓊心道:“若沒有這場戰事的話,那沈之厚永遠要屈居人后,被謝中堂等人制約,但若是這場戰事能得勝的話,他就可以在朝中掌握話語權,且在戰事進行中,朝廷上下都要接受他的調配,這才是他堅持要打這場仗的目的吧?”
心念轉動間,王瓊以為自己被利用了。
沈溪看王瓊臉上帶了些許回避之色,就知道王瓊誤會了自己的用意。
沈溪道:“很多事要到真正開戰后才能定奪,現在下論斷為時尚早,德華兄先回去歇息,這幾日我就會把調撥軍糧至西北地方的事情徹底定下來,不會讓三邊將士缺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