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瞪了何鑒一眼,沒說什么。
何鑒又道:“以德華之意,之厚應允陛下,會在上元節前把西北軍糧缺口給補上,至少需要幾十萬擔糧食,這可不是筆小數目!”
“幾十萬擔?”
謝遷不屑一顧,“這么大的數字,他能湊出來?莫不是他打算動地方糧倉的主意?”
何鑒搖了搖頭,不想跟謝遷爭什么,只是臉上笑容依舊。
謝遷道:“意思是說,今日他已開始籌備?京師內有不少商賈,今日或許會聚首歡度新春佳節,之厚或許會趁機去跟這些人商議納糧之事……”
何鑒搖頭:“之厚要做什么,老朽一概不知……于喬,你就沒派人過去看看?”
“我派人去看他作何?”
謝遷臉色不善,“從他開始籌備西北這場仗,老夫就不打算跟他見面,免得他跟老夫游說……你莫要再在我面前為他說好話。”
何鑒笑了笑道:“之厚都沒對你說,老朽跟你談作何?于喬,時候不早,老朽該回去用午飯,就不打擾你會客了。這不,下午還要入宮參加賜宴,空暇可不多了。”
說完何鑒起身便要走,謝遷跟著站起來:“不妨留下來一起用餐?”
何鑒搖頭:“今日乃新春佳節,于喬你多跟家里人聚聚,年后朝中事情不少,到時候有你忙的……公是公,私是私,賜宴時遇到之厚莫要太過冷漠,再者若是之厚前來拜訪,你也莫要將他拒之門外!”
謝遷沒好氣地道:“要他來啊……以我看來,這小子早就不知什么是禮數,老夫現在很后悔將孫女嫁給他,瞧瞧他現在那德性!”
何鑒看出謝遷口是心非,不再跟他爭辯,由謝遷相送下出了謝府,回家去了。
……
……
就在何鑒跟謝遷會面時,沈溪正在京師福建會館接見各地方商會代表。
這時候的商會,跟后來大行其道的地方商會有所不同,地位不是很高,只是一種自發形成的同盟組織,并未形成有效的商業聯絡機制,顯得很松散,不過因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商會有其存在的必要,互相間談判也能增加不少籌碼。
福建會館內很是熱鬧。
無論這些人是否支持沈溪關于工商稅改革的新舉措,到底是兵部尚書會見商賈,這已經是一種極大的禮遇,來的商賈比沈溪預期的要多許多,顯然這些人都以能跟沈溪攀上關系為榮。
福建商會的代表,不是旁人正是宋小城。
宋小城曾是車馬幫大當家,雖然后來車馬幫解散,但在沈溪得勢后,宋小城以福州和汀州為根基,把福建商會搞得有聲有色,而且在所有商會中,閩商算是大明最具有代表性的商賈組織,很多條例和內部運行法則,都被其他商會模仿和照搬,而其中大部分條款都是沈溪制定。
各地商會用的基本都是沈溪制定的規章制度,享受到種種便利,只是他們并不知曉始作俑者是誰,也不會領情。
福建會館二樓,宋小城一一為沈溪引薦各地商會代表,一地商會通常會來三到六人。
其中以江浙、南直隸等地的商會代表人數最多,主要是跟這些地方商會有著詳細劃分有關,很多地域是以省份組成商會,而江南富庶之地則更加細分,通常一個州府就可能會有一個商會,而且這些商會間競爭激烈,彼此間并無太多來往,反而會因為利益之爭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