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張苑愣住了,隨即他意識到,自己的勢力目前僅限于京城及周邊地區,西北之地還未來得及染指,主要是因為他覺得九邊軍將多曾投靠劉瑾,不可信任。
年前有零星官員往京城他府中送禮,但因他上位時間不長,送禮的人并不多,畢竟張苑還沒有達到劉瑾的高度,當前大明朝野最讓人關注的事情,并不是張苑崛起,而是兵部尚書沈溪跟內閣首輔謝遷之間的內斗。
張苑道:“咱家自然會有安排,莫不是麗妃手頭沒有資源,只能在咱家面前空口說白話?”
麗妃笑了笑:“張公公還是顧好自己吧,本宮要做什么,不需張公公來指點,本宮好心提醒一句,如果你不領情,那就罷了。時候不早,本宮要去伺候皇上了,張公公請回吧!”
……
……
次日一早,朱厚照率領的中軍,終于離開居庸關,往宣府而去。
盡管這路人馬行進速度不快,但大致不會耽擱出兵時日,本來商定的日子是四月下旬,朱厚照還有一個月時間揮霍。
至于此時的沈溪,還處于快速行軍狀態。
沈溪采用的是急行軍模式,一天至少走百里,士兵們一天下來休息的時間很少,還要輪換著放哨巡邏,中間不時還模擬一些實戰演練,比如大半夜敵軍襲營等,官兵們一個個苦不堪言。
好在沒人叫苦,這是將士們自己做出的選擇,而且知道并不是沈溪造次,他們中絕大多數都跟沈溪上過戰場,總是自豪地給新人們灌輸思想,眼前的訓練純屬小兒科,等真正上了戰場,情況會更加危急,而訓練就是為了打好仗,保住自己小命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收割敵人的頭顱,建功立業。
這天士兵接連十二個時辰的強行軍后,來到一條小河旁,每個人都累得夠嗆。
沈溪看了看西方的落日,終于讓全軍停下扎營休息,士兵們快速立好帳篷,然后在營地周邊設置鹿砦,挖掘壕溝,等一切妥當,伙夫開始埋鍋造飯,其他人除了分出部分設置明暗哨和巡邏外,其余官兵都抓緊時間休息。
夜色迅速降臨,官兵們吃過晚飯后,營地里迅速安靜下來,沈溪走出中軍大帳,本想四下巡邏一番,看看全軍的情況,但想到現在將士們基本都已歇息,也就不再逐個帳篷打擾。
恰在此時,唐寅灰頭土臉出現在沈溪面前,整個人精神狀態看起來非常差。
“進內說話吧。”
沈溪生怕唐寅說灰心喪氣的話影響全軍士氣,伸手示意對方先進軍帳,過了一會兒他自己才進入帳篷。
唐寅見沈溪掀開簾布進來,就像倒苦水一般道:“沈尚書,您這練兵簡直是折騰人,士兵們也都是爹生娘養的,您不能不把他們當人看哪!”
沈溪打量唐寅,雖然知道對方只是發牢騷,卻不喜歡被人當面數落的感覺。
現在軍中除了唐寅外,就算張永和馬永成兩個監軍也沒跳出來叫苦,就在于他們已經熟悉沈溪的風格,明白隨軍后會吃怎樣的苦,已有心理準備。但所有這一切都是有回報的,只要咬牙堅持,最后軍功就會滾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