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宣府周邊形勢迅速惡化。
張家口堡等十余處城塞堡壘遭遇韃靼人襲擊,韃靼出動的騎兵數量明顯增多,而且有兩次還出動了回回炮、云梯、井闌等器械,雖然只是試探性攻城,但這已經足以讓大明朝廷緊張不已。
沒過多久連京城都已經知道宣府遭遇了嚴重危機。
“……都說叫皇上別去了,你看結果如何?宣府如今烽煙四起,下一步怕是就要告急了,以前劉大夏那老家伙貿然出兵的教訓沒吃夠?自以為兵強馬壯,但其實也就能守個城,韃子有過折服過?每次覺得已把韃子打怕了,可一出塞照樣落敗……”
壽寧侯府內,張延齡沖著兄長不斷發表感慨。
這些話幸災樂禍,張鶴齡聽到后很不滿意,不過卻沒說什么,只是聽弟弟在那兒嘮叨。
張延齡說了半晌,最后總結了一下:“……只要戰火別燒到京城來,別的什么事都好說。”
張鶴齡板著臉喝問:“你怎么知道戰火一定燒不到京城?”
張延齡笑道:“這不皇上還在宣府么?如果戰火真燒過來,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宣府出事了,你說誰來繼承皇位?別到時候大明京城找不到皇儲,還得那些外地藩王自封為皇帝……那時候才熱鬧呢!”
說到這里,張延齡咧嘴直樂,仿佛這件事跟他無關,有好戲可瞧。
張鶴齡喝斥道:“看你這鬼樣子,怎么覺得你是在幸災樂禍?莫不是你自己有當皇帝的野心?”
“大哥,你這是數落我不是?這種話你平時老讓我少說,怎么現在反倒自個兒說起來了?如果被朝廷知道,咱們兄弟吃不了兜著走!”張延齡笑著打趣。
張鶴齡沒想到有一天弟弟會教訓自己,這讓他更為不滿,黑著臉道:“前方戰事自有陛下和謝閣老,還有兵部那幫人操心……且問你,陛下離京這段日子,城里市面那些走私貨,是自何處而來?”
張延齡本來很高興,突然間臉色有些不好看了,遲疑一下,道:“兄長,你非要把什么事都問清楚么?”
張鶴齡道:“之前已三令五申不讓你做違紀犯法的事情,你卻屢教不改,如果出了什么問題,你能承擔責任?”
“能出什么事?不就走私些貨物么?從外面運貨進城,反而能互通有無,讓京城百姓的生活更好些……這種事就算皇上知道了,也不會怪責,反而要褒獎我呢!”張延齡覥著臉道。
這讓張鶴齡更加怒不可遏,站起來指著弟弟道:“你若只是運一些貨物進城,我不跟你一般計較,但你現在居然調動士兵公然侵占城里商家的貨棧,私吞貨物……你知道這些商家背后都站著誰嗎?簡直是豬腦子!”
“這件事已有言官參劾,姐姐派人前來傳話,我才知道你胡作非為……你趕緊收手,否則連姐姐都幫不了你!”
“大哥,你說實話,不會是你去告訴姐姐的吧?不然怎么會有人前去向太后娘娘通風報信?”
張延齡有些惱羞成怒,當即指責兄長。
張鶴齡冷笑不已:“怎么,知道怕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現在姐姐每日都會詢問朝廷事務,尤其關心軍情。你以為姐姐跟平時一樣養尊處優不問外事?如果京城出了什么問題,責任可是要姐姐來承擔……”
“你趕緊把侵吞的貨物還回去,做點兒私貨買賣尚不至于為陛下所惡,但現在你干的這些事情簡直是無法無天,就算陛下不在,也很快就會知道你的罪行!”
張延齡臉色陰晴不定,內心羞憤異常。
張鶴齡繼續道:“京城如果有人做私貨買賣,你可以派人去抓捕,但切不可濫用職權……我已上疏朝廷,說京營為了維持城中治安,不得已對一些不法商販采取行動,只要弄清楚沒有犯罪,一律會發還貨物!為兄已為你處理好一切,如果你還執迷不悟,出了什么事由你自己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