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把如今草原上勢力劃分大致介紹了一下,然后在軍事地圖上做出標識,將領們看過后,大概明白過來。
荊越道:“難怪,韃子內部居然分成這么多勢力,意思是說他們現在還在打仗,所以咱們出塞后不在最大的達延部地盤盤桓,他們就不敢輕易對我們開戰,因為他們怕我們跟這個亦不剌部聯合,是吧?”
沈溪點頭:“他們是有這方面的擔心,但這不是他們不開戰的主要原因,其實他們更多是在試探,等候河套地區各部族的消息反饋,更加重要的是,他們也在布局,相信現在韃靼汗庭已派遣兵馬去進攻大明關塞,形成全面開花的戰略態勢,如此一來,三邊和宣大之地各路人馬就不能按照既定計劃出塞,此前制定的戰略就此泡湯!”
“啊!”
在場三人都大吃一驚。
沈溪道:“你們不用驚訝,之前我沒在升帳時說這事兒,也是考慮到這件事影響太大,可能會讓將士們對于接下來的戰事有所擔憂,但既然你們來問,我也就跟你們實話實說,你們畢竟是我最信任的人!”
劉序問道:“那大人,咱們下一步當如何?繼續往西?為何我們不直接往南,返回大明?”
“對啊,大人,援軍都不來了,我們還誘哪門子敵?就算把敵人引誘過去,也是徒勞無功啊!”胡嵩躍在旁說道。
因為荊越此前是打著請戰的名號來的,此刻不好意思提撤退的建議,不過當劉、胡的問題出口后,他連連點頭,顯然是深以為然。
沈溪道:“如果你們是韃靼人,看到我們倉皇南返的話,會如何想?”
“呃……”
三人面面相覷,隨即明白過來,劉序嘆道:“大人是怕韃子有過激反應,提前選擇動手吧!咱就這么往西,到適當的地方再南下,這樣韃靼人就不會有所懷疑。”
沈溪點頭:“目前與韃子交手并非良策,畢竟亦不剌、永謝布等部族在旁虎視眈眈,即便我們能夠全殲跟在我們后面的五千達延部精銳,自身也會有損耗。這個時候,亦不剌、永謝布或許會跳出來撿便宜,我們南下之途將危機重重。相反,如果三方保持一個均勢,隨著達延部援兵不斷到來,亦不剌、永謝布等部族肯定會越來越忌憚,到時候形勢說不一定會逆轉。”
三人聽了連連點頭,之前他們還一心來求戰,但在沈溪說完后,三人退縮了。
劉序道:“大人說得對,這個時候與跟在咱們身后的韃靼人開戰沒有任何意義,咱就一路慢悠悠往西走,與韃靼人各部族相安無事……兩位說呢?”
荊越有些不甘心:“大人,咱就這么回去,功勞怎么算?”
沈溪罵道:“這都什么時候了,還想著功勞?能活著回去就算不錯了,誰知道現在朝廷各路人馬被牽制成什么樣子了?韃靼人只需要出動一兩萬騎兵沿著長城一線襲擾,就能堵住我幾千里防線上的兵馬,你們還想立大功?”
沈溪態度突然轉變,讓在場三人始料不及。
不過仔細回想沈溪的話,他們連連點頭,覺得這次出征就算失敗了跟自己沒關系,責任全出在懦弱的大明官員身上。
劉序義憤填膺:“大人帶著我們出塞,危險不說還很辛苦,那些公侯高官,一個個養尊處優,可能就幾個韃子騷擾一下,他們就嚇得瑟瑟發抖,龜縮在堡壘中不出來,還向朝廷發告急文書。咱在軍中久了,這種事不是司空見慣?”
劉序抨擊大明官場昏暗,迅速引起荊越和胡嵩躍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