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兵馬數量不多,綜合方方面面的情報,大概有七八百騎兵。
此時林恒已重新率領騎兵進入甕城,由于剛進行過操練,此時官兵都有些疲累。
城門樓上,謝遷眺望遠處天邊一些小點,問道:“怎么能看出韃靼有多少兵馬殺來?”
王瓊解釋道:“主要是通過前線斥候以及城墻上官兵目測得出的數字,現在尚不能確定具體數量,不過以現在的情況看,韃靼騎兵的數量應該不到千人,就算有后續人馬,我方出擊的兵馬也占據數量上的優勢。”
謝遷舒了口氣:“如此甚好,不知此番出戰勝算幾何?”
涉及具體作戰,王瓊不太想回答,顯然心有顧慮,說高了說低了都不好,隨后看著一旁的總兵吳江,吳江想了想,說道:“勝利應該是肯定的,唯一不知道能取得多少戰果。”
謝遷臉上稍有不悅:“既然可以獲勝,為何不能確定戰果?難道不可以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謝遷環視在場眾人,想得到確切的答案,不過王瓊、吳江等人顯然沒那么樂觀,神色凝重,讓謝遷分外怪異。
不過眼前韃靼人已殺過來,謝遷顧不上考慮太多,直接下令出兵。
隨著甕城城門打開,林恒率兩千騎兵出城迎戰,旌旗飛舞,士氣高昂。
謝遷從城樓上往下望,眉飛色舞道:“這位林將軍一看就有本事,兵馬調動如臂指使,大捷可期啊!”
王瓊和吳江相視一眼,雖有隱憂卻沒有出言打擾謝遷的興致,此時城外鼓角爭鳴,一場大戰已是在所難免。
吳江站到城頭看了一會兒,回身請示:“兩位大人,可要移步到甕城城垣觀戰?”
謝遷點了點頭,又看王瓊一眼,王瓊做出請的手勢。
隨即一行往甕城而去,因為甕城不像城樓這邊安穩,為了保證謝遷和王瓊的安全,同時跟過去的還一隊盾牌兵,防止韃靼人殺到城下施放箭傷害到兩位朝廷大員。
……
……
戰事一開始,林恒便在護城河北岸列陣,因為夏天豐水期,護城河水滿,身后的吊橋也已升起,意味著林恒這兩千人馬處于背水一戰的狀態。
斷掉后路的情況下,林恒所部的處境很危險。
韃靼騎兵來勢洶洶,推進速度很快,等最后所有兵馬現身,城頭官兵已把韃靼人的數量盤算清楚。
吳江道:“兩位大人,看清楚了,韃子不過六百多人。”
謝遷點頭:“六百多韃靼騎兵,兩千人迎戰,斷無失敗的道理。老夫還是那句話,力爭將來犯的韃靼騎兵全殲!”
吳江臉上的笑容僵住了,此時韃靼人已殺到距離城塞不過三里的地方,韃靼人看到主動出擊的大明騎兵,迅速分散開來。
王瓊看了幾眼,點頭道:“謝閣老,看來韃靼人對我們主動出擊沒有心理準備,居然變陣為‘一字長蛇陣’,呈一道弧線面對我軍。這是前軍、后軍意見不統一,前面的騎兵剎住腳,而后續的騎兵卻繼續往前沖,只能向兩翼展開所致……哎呀,不對,韃靼人似乎想要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