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苑暗自竊喜,心想:“陛下覺得王瓊和謝老兒沒本事,那是好事,反正我也不想讓他們有好日子過,全看我這張嘴怎么說!”他左右看了一眼,然后湊上前小聲道:“陛下,老奴認為,就算這不算捷報,有些事……也可以暫時這么說。”
朱厚照皺眉:“你這話是何意?”
張苑故作高深,繼續湊上前,有意不讓侍立一旁的小擰子聽清楚,壓低聲音道:“陛下您想啊,從開戰伊始,這九邊各地成天都在說哪里有韃子犯境,哪里又損失多少人畜,仿佛這一戰不是陛下您御駕親征,而是韃子主動來犯,您來邊疆僅僅是御敵,這讓將士和百姓怎么想?”
朱厚照沒說什么,低頭沉思,覺得張苑這番話說到他心坎兒上了。
張苑繼續道:“此戰說是沈大人打頭陣,但不靠譜啊,他帶兵出塞后就一點音訊都沒有了,現在都在傳他打敗仗躲起來……總之傳言很多,不管是真是假,現在軍心動蕩,如果被人知道原來三邊打了一場殺敵兩百自損也有兩百的戰事,豈不是讓軍心更為動蕩?畢竟韃子一向都以精悍著稱,將士們本來就有畏戰心理。”
朱厚照抬起頭看著張苑:“你的意思是……大肆宣揚這次三邊出戰的功勞,獎賞有關人等,振奮軍心士氣?”
“對!”
張苑握緊拳頭,聲音比之前大了許多,“就是要讓將士們知道,只要主動出擊,無論參戰人馬是敵人的幾倍,折損又是多少,但凡能傷敵就是大功一件。另外便是此番對外戰報中不說明具體細節……這位王大人的奏報太過詳細,得改一改,陛下回詔三邊時也要把細節隱去,只是表明功勞,讓有功將士得到封賞!”
朱厚照稍微琢磨,再次點了點頭:“聽你這一說,倒也有幾分道理。”
張苑被夸贊,臉上多了幾分笑容,道:“老奴一心為陛下著想,恰好趕上跟韃子交戰,如今韃子兵臨張家口堡城下,相信他們也知道大明天子在此,便想渾水摸魚……陛下昭告天下彰顯三邊將士功勞后,再調集各路人馬前來馳援,讓韃子知道咱一戰的決心!”
當張苑第一條建議被采納后,再說什么朱厚照這邊也更容易接受。
朱厚照道:“調集人馬還是有必要的,朕設想調三十萬大軍至宣府,在張家口外進行一場決戰,一舉把韃子精銳殲滅!既然韃子主動來戰,就讓他們知道侵犯大明的下場,這樣省了出兵草原……”
“可是沈尚書那邊……”張苑語氣中帶著遲疑。
朱厚照道:“沈先生暫時沒消息傳來,有很大的可能是被韃子游騎封鎖了訊息傳遞的渠道……難道你有什么說法不成?”
張苑有些遲疑,暗忖:“陛下上來就為我那大侄子開脫,說明未對其失去信心,我還是莫要自討沒趣才好!”當即道:“老奴只是想知道沈尚書下落,陛下既然決定在張家口一線與韃子決戰,他那邊出塞也就沒了意義,不如想辦法召回。”
“能找到人的話,自然最好!”朱厚照頷首。
張苑笑道:“那就不妨把調沈尚書回宣府的御旨下發九邊各處,一旦他跟朝廷聯絡,過不了多久便會知道這個消息,如果存有什么不軌之心,也會知道陛下另有安排,如此還不灰溜溜回來?”
朱厚照遲疑一下,最后心煩意亂地擺擺手:“那就按照你說的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