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不剌最終接受了沈溪的提議,沒有絲毫猶豫,再次派孛來過河,送上親手書寫的效忠書,還邀請沈溪過河商議大事,不過卻被沈溪斷然拒絕。
孛來過來的時候已是后半夜,沈溪仍舊選擇在中軍大帳接見。
除了沈溪精神抖擻外,其余參與接見的人精神狀態很差,尤其是張永和馬永成,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孛來道:“沈大人不肯過河,是否意味著沈大人要領軍沿著灰河往南,不過如此繞路有些遠,我們恐怕會先到延綏……沈大人是否幫我們開出一些證明,讓守關將士知道我們去意,不對我們生出敵意呢?”
從孛來的話,沈溪意識到,亦不剌也不想跟大明兵馬一起走。
明朝兵馬才是巴圖蒙克此番圖謀的主要目標,如果有明朝兵馬牽制達延部精兵,亦不剌的部族就有機會安全西遷,總之亦不剌不想以他部族的殘余力量跟達延部硬拼,只想在旁撿便宜,白得勝利果實。
沈溪道:“我們的行軍路線,不勞貴部費心,我會給你們通關文牒,到了三邊任何一地,只要把文牒送上,再交上你們投誠的國書,就算守關將士不允許你們入關,也不會出兵攻打!現在我們是盟友,但這種關系還要等我回到朝廷后,才能正式確立,現在只是口頭上的約定!”
孛來有所質疑:“沈大人是在用自己的名譽擔保吧?我們相信沈大人,也相信大明,別等到最后翻臉不認人啊。”
沈溪笑著點頭:“本官不會言而無信,而且你們自己也能分辨出,我們沒有跟你們永謝布部開戰的計劃,否則的話,以我們的人馬數量,還有大量輜重,過河并不是難事,一直不過河是尊重你們部族!”
孛來看到明軍中有人乘坐羊皮筏子在河中捕魚,知道沈溪所言非虛,當即默默地點了點頭。隨后雙方又進行磋商,并約定好最后的會面地點——延綏鎮駐地榆林衛城。
等商談結束,孛來再次離開,這次依然是沈溪到河邊送行。
送走永謝布部的使者,軍中上下算是徹底放心了,除了眼前少了個心腹大患,還除掉跟在后面的達延部兵馬的將領,局勢朝著對大明有利的方向發展,將領們士氣高昂,除了負責巡防的人,其余全都回去安然睡覺。
沈溪也收拾心情回到寢帳。
此時寢帳內,云柳和熙兒早為沈溪準備好蒸騰著熱氣的洗澡水和毛巾,當前條件特殊,領兵將領和士兵可以到河流淺灘處洗澡,沈溪作為主帥則不能太過隨意,現在終于有機會好好沐浴一番。
“大人,辛苦了。”云柳走過來,一身女裝,顯得非常嫻靜溫柔。
沈溪道:“現在算辛苦嗎?辛苦的還在后面,此時做的不過是在為接下來那場惡戰做鋪墊罷了!”
……
……
沈溪繼續帶領兵馬起行,這次他們不是向西,而是折道向南,開始往大明疆土走。
跟永謝布部結盟后,軍中監軍和將領明顯更有自信,行軍時官兵們士氣比之前提升了許多。
就在沈溪準備往南繞道前往延綏時,延綏地方尚未收到任何關于沈溪要撤兵回來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