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明知沈溪“不安好心”繼續領軍西行,卻沒有出言點破,而是跟隨兵馬一起走,足以說明唐寅沒有惡意。
回到中軍大帳,沈溪特地讓唐寅留步,讓對方看一下他繪制的軍事地圖。
等唐寅仔細看過,驚訝地問道:“原來沈尚書早就知道我們走的是什么地方,連路線都提前設計好了?”
沈溪搖頭:“難道伯虎兄沒發現,我標注的只有我們走過的路?我只能根據大概記憶,知道我們現在到了什么地方,把方向和路線記錄下來,至于前路……依然吉兇未卜!”
唐寅又詳細打量一番,嘆了口氣:“看來從這里到延綏,還要走很遠。”
沈溪笑問:“伯虎兄想打退堂鼓了?”
唐寅看著沈溪,斷然搖頭:“走到現在,若再說放棄的話,等于之前的路白走了,在下理解沈尚書的決定,如果連我們這路人馬都不能取得寸功,指望其余人馬……唉,說句難聽的,怕是幾十年也未必會有什么進展,能守住疆土就算不錯了!”
沈溪夸贊:“看來伯虎兄對大明邊疆形勢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唐寅一抬手,打斷沈溪的恭維,“邊疆怎么樣,不用沈尚書說,其實都擺在明面上,大明自太宗后,便已轉變策略,由攻轉守,朝廷要按照當初對待北元的方式開戰,只有沈尚書這樣讓韃靼人懼怕的人領軍才可。”
沈溪道:“伯虎兄這是抬舉在下。”
唐寅問道:“那下一步,咱們便要前往黃河渡口過河嗎?以在下所知,東勝衛西南方的君子津渡口水勢較為平緩,歷來是渡河首選之地。”
沈溪點頭:“是。可惜東勝衛城早就不在了,現在具體什么樣子,沒人知曉,更不要說君子津是怎生模樣……照理說東勝衛故城以及君子津地理位置重要,永謝布部會派專人打理,不應荒廢才是……一切等過去后再說吧。”
“永謝布部不是跟我們結盟了嗎?”唐寅問道。
沈溪擺擺手,沒有回答唐寅的問題。
讓唐寅看到他親手繪制的軍事地圖,已算推心置腹,他不會再跟唐寅探討更多關于行軍的問題,同時沈溪自己也需要靜下心來琢磨,如何才能在未來長達一千多里的行軍中,不跟韃靼人起正面沖突,保證未來真正決戰時,自己所部占據有利地形。
……
……
就在沈溪所部過灰河時,巴圖蒙克的人馬也渡過了黑河,直接殺到敕勒川豐州灘地區。
這片地區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地理上稱為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如果歷史沒改變的話,再過七十多年,駐牧于該地的達延汗之孫——俺答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此破土建設具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偉美麗的城池,大明朝廷賜名“歸化城”。
幾天前巴圖蒙克得知二兒子被突入草原的明軍跟永謝布部聯合設計誅殺,大為震怒,沒有直接南下跟沈溪交戰,而是帶兵過了大黑河,徑直殺到永謝布部核心領地,可到了地方才發現永謝布部已西遷,敕勒川地區只剩下一些想渾水摸魚的小部族。
巴圖蒙克本來是一個很有理智的人,不過盛怒之下卻下達屠殺令,對于那些誠心前來歸附的小部族沒有絲毫留情的意思,直接下令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