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
云柳和熙兒出現在沈溪面前。
沈溪一抬手,示意二女不需對他行禮,問道:“達延部和永謝布部的戰事結果如何?”
云柳憂心忡忡地說道:“因為主戰場在黃河以北,斥候探查不到那么遠的地方,暫時沒有消息,不過以這兩天韃靼兵馬南下的數量猜測,達延部很可能已經在這次戰事中獲勝。”
沈溪看著灰蒙蒙的天空,目光深邃,怔神半晌后才道:“既然戰事已經結束了,那達延部主力為何沒有即刻南下?我們腳下的土地,已經是當年那場敗局的起點……”
云柳知道沈溪所說的“敗局”,是指當初劉大夏領兵八萬出征草原,結果也是在東套地區遭到韃靼人合圍,結果大敗,釀成之后的京師保衛戰。
沈溪道:“韃靼人對我們腳下的土地,甚至比我們大明自身還要熟悉,他們有理由畏戰嗎?或者韃靼人不敢跟我一戰,要一路護送我們南下,返回大明境內?”
“大人……”
云柳提醒了一下,覺得沈溪似乎想得太多了。
沈溪擺了擺手,道:“唉,不去想了,該如何便如何吧。韃靼三路人馬都過了黃河,又沒有永謝布部的人在旁給我們拉仇恨,也沒人為我們提供架設浮橋的物資,一切只能靠我們自己。”
“請大人吩咐。”
云柳感到沈溪有用得著她的地方,主動請命。
沈溪道:“云柳,下一步,可能需要你去做一件事。不是去刺探情報,也不是去前面架橋鋪路,而是要你提前回一趟延綏鎮,把這邊的情況告知謝閣老和王總督,讓他們知道我還活著。”
云柳驚訝地問道:“大人是讓卑職去請求援兵?”
沈溪滿面深沉之色,點了點頭:“算是吧,以我們現在的兵馬數量,要徹底將韃靼人擊敗不是什么容易事,所以我更需要來自延綏的援兵,三邊總制王德華跟我算是舊交,首輔謝于喬也在城內,他們大概會給我面子,派出兵馬與我軍協同,跟韃靼人會戰。”
云柳面色非常為難:“大人,之前不是已經查到,三邊調兵數萬往宣府去,怕是……延綏周邊無兵可調。”
沈溪苦笑道:“不試試,又怎么知道結果如何呢?若他們真想犧牲我來維持邊境安穩,那也由著他們,不過他們遲早會后悔,所以你去了之后,直接見謝閣老便可,你也不是第一次去見他,當初誅殺劉瑾時,多虧有謝閣老里應外合,這次希望他能跟誅殺劉瑾時那般態度堅決!”
……
……
沈溪先一步派出云柳帶領人馬回延綏。
從屈野川一路沿著舊官道南下便可以抵達延綏鎮駐地榆林衛城,按照沈溪的要求,云柳輕騎簡從,把沈溪這一路的顛簸輾轉告知謝遷和王瓊,同時請調人馬出擊,完成跟韃靼人的決定性一戰。
即便沈溪不太看好延綏會派兵馳援,不過他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派出云柳,以沈溪看來,謝遷怎么都要顧念一下舊情,即便在施政理念上二人有極大的不合,但在沈溪看來謝遷怎么也不會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