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嫁給沈溪后,兩口子聚少離多,身為一家之主母,她承受的壓力要比旁人大很多。
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她還不能表現出來,更要去安慰家里的女人,讓她們都振作起來,可以說是謝韻兒替沈溪照顧好了整個沈家后宅。
周氏臉上又帶著些許擔心:“后面打仗……不會再有事了吧?”
謝韻兒微笑著搖搖頭:“娘,您就放心吧,聽說北邊那些蠻子已經被相公領軍擊潰了,到處流躥,要把他們全數殲滅雖然不是很容易,不過以老爺的本事,應該不在話下,最難打的仗都贏了,還會出問題嗎?”
“喲!可不敢這么說。”
周氏顯得很慌張,“大吉大利,一定沒事的!憨娃兒就是命硬,他出生的時候都覺得他個子太小,可能活不了,誰知道這么能干?他小時候沒少遭罪,五歲時還差點兒死了呢!唉!不過自那以后,他好像就變得聰明起來,命也變好了,雖然是我們把他帶出了山溝溝,但其實是他想出辦法把我們留在了城里!”
謝韻兒笑著看向周氏,不想讓周氏發現她內心的擔憂。
周氏擺擺手:“既然沒更多消息,那娘先回去了,記得有消息第一時間讓小山去傳告一聲。小山這兩天也美著呢,誰讓她嫁了個跟著我那憨娃兒老打勝仗的丈夫?我還要去大房家里吃飯……以前被他們欺負死了,這次他們的兒子也跟著我兒建功立業,下一步可能就要做官,看我不吃窮他們!”
……
……
就在各方密切關注沈溪蹤跡,想知道他在草原上進一步動向時,沈溪還在草原上縱馬狂奔,他和他的部眾進行了一次特殊的追擊戰。
韃靼人兵敗榆溪河后,主力人馬只剩下不到兩萬,這兩萬還分成三路,分別由達延汗巴圖蒙克、大王子圖魯博羅特和國師蘇蘇哈三部率領,逃跑的方向雖有偏差,但基本是往東北方敗退,沈溪接下來不過是把之前撤兵的道路再走一回罷了。
這一路,沈溪所部利用繳獲的韃靼戰馬,一人一到兩騎,發起迅猛的追擊。
但畢竟沈溪軍中不是每個人都精于騎術,使得部分人馬只能留守榆溪河北岸營地,或者在接下來幾次小規模的戰事結束后負責把俘虜和傷病員送回榆林衛城。
領軍過了屈野川后,由于遠離大明邊境,基本上沈溪不再留下人馬,就算抓到俘虜,也只能混編進馬隊中,讓他們跟永謝布部的人在一起,若有異心,就直接處決。
沈溪對于俘虜非常優待,隨著消息傳播出去,那些被打散的永謝布部小部族,還有達延部中不得勢的部落,舉族來投,沈溪兵馬也在逐漸壯大。
沈溪從榆溪河出兵時,所部人馬不過一萬一千余,其中還包括兩千多永謝布部人。
當沈溪兵過屈野川后,所部已膨脹到一萬四千。
沈溪領軍深入草原,一路上都有人為他指點道路,草原上有很多小部族,少的或許只有幾十人,多的可能四五百人,這些小部族以前都依托于大部族生存,但在此時,他們不得不投奔沈溪麾下。
沈溪處理這些人的方法很簡單,青壯必須跟隨大軍出征,留下的婦孺老弱則往南遷徙,一律往大明領地而去,他們的牛羊牲畜不會被褫奪,仍舊屬于部族,這減少了這些部族的后顧之憂。
因為沈溪過去幾年把韃靼人打怕了,使得路過之處,基本都是歸降的人馬,并沒有遭遇像樣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