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魯博羅特找尋阿武祿下落時,沈溪派出的斥候也打探到了蘇蘇哈所部行蹤,立即加快進軍步伐。
官山,也就是沈溪出塞后與達延汗二兒子烏魯斯博羅特的第一戰所在,如今成為了蘇蘇哈部臨時駐地。
七月初十,明軍距離官山只有不到一百里路程,而蘇蘇哈所部好像并未察覺到沈溪所部兵馬動向,依然留滯于曾代表蒙古強大過往的議事臺地區,留滯不去。
“……韃靼國師蘇蘇哈所部兵馬在六千到八千之間,人馬損失似乎比達延汗統領的主力要少一些,蘇蘇哈察覺到其中細微變化,不再繼續逃跑,于九十九泉一線駐留,似有整頓兵馬跟我們一戰的打算。蘇蘇哈已傳令周邊部落,讓各部派出兵馬去議事臺響應……”
升帳議事時,云柳將打探到的情報告知在場眾人,因為她提前接受沈溪的命令,把一些真消息和假消息混合在一起說,而假消息主要來自于沈溪給她的底稿,云柳抵達中軍大帳前便把這些話在心中默背數遍,故此說得非常詳細。
等云柳將情報說完,胡嵩躍和王陵之等人臉上均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顯然希望再次取得一場輝煌的大捷,為此番追擊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所有人都在打量沈溪,此時只有沈溪有權決定下一步行動。
沈溪點了點頭,環視一圈,問道:“大概的情況,云侍衛說得很清楚,還有沒聽明白的嗎?”
劉序問道:“大人,您說這個蘇蘇哈,膽子得有多大?只有幾千人居然敢留在九十九泉地區跟我們一戰?”
“對啊!”
旁邊的人似乎都不屑一顧,“他這種行為跟送死沒什么區別。”
沈溪目光從眼前將領臉上掃過,這些家伙心氣一個比一個高,自打取得榆溪河大戰的勝利后,就好像今后每一戰都可以輕松獲勝一樣,殊不知草原上韃靼人的力量還是非常強大的。
沈溪道:“韃靼人可以聚攏殘軍……同時各部協同巴圖蒙克出征時,也留下青壯守衛部族,此番蘇蘇哈征調各路人馬,合起來的數量,會讓其兵馬劇增到兩到三萬,而我們只有八千多生力軍,剩下的基本都是歸附的草原兵馬,這里又是韃靼人的地頭,他們憑何沒膽量跟我們一戰?”
在場將領面面相覷,不知者無畏,大多數人還是覺得沈溪的理由不充分,認為蘇蘇哈自不量力。
但總歸還是有人聽進去,兩三萬韃靼人,這種級別的戰事,以前大明根本不敢接招,而現在以八千多明軍士兵附帶六七千草原部族兵馬,遇到兩三萬韃子騎兵,居然擁有一種“敵人瘋了要找死”的心態,讓邊軍體系出身的將領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沈溪所部就是這樣目空一切,這也是沈溪屢次帶他們打勝仗培養起來的底氣。
沈溪又道:“雖然韃靼人聚攏的兵馬兩倍于我,但他們氣勢不足,以為可以憑借天時地利人和跟我們一戰,卻不知沒有人會幫蘇蘇哈跟我們死磕到底,從這幾天不少部族暗中來信便可看出,更多的部族還是愿意投誠大明。”
“蘇蘇哈要找死,那就成全他!”胡嵩躍一拍大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