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妃道:“就戴公公手頭有要緊事,其他人就很閑嗎?尤其是沈大人,好像最為忙碌,現在還為陛下失蹤之事煩憂,你們誰理解過他?”
聽起來麗妃是在為沈溪說話,但明眼人一看就能發現麗妃來勢洶洶,想要掌握話語權才有此言。
麗妃渾身帶刺,誰都不怕得罪,隨便開口說話,在場人等俱都沉默不語,因為這個女人跟所有人都沒有太過直接的利益糾葛,不便得罪。
本來身為朱厚照身邊最親近的近侍,小擰子又是皇帝失蹤后竭力遮掩的實施者,他有資格站出來說話,但在麗妃和沈溪面前他竭力把自己表現得謙卑些,根本不愿意多插話。
張永輕嘆:“麗妃娘娘說得對,沈大人勞苦功高,陛下出游后,是沈大人將消息隱瞞,一直到兵馬回到居庸關后才將消息告知諸位。沈大人用心良苦,如此還被諸位猜忌,難道我們不該理解其中的苦衷,為沈大人分憂?”
李興道:“張公公,您到底是為陛下辦差,還是為沈大人辦差?”
突然間,幾個人爭論起來。
幾個太監誰都不服誰,因為在場幾人都有能力,或者說有機會競逐司禮監掌印太監,遇到敵手后,各自找到突破口,爭取打擊對方的威信。
“諸位少說兩句吧,現在陛下遇險,難道諸位不緊張嗎?還有心思在這里爭吵?”最先被麗妃質疑的戴義站出來發話。
他說完后,在場之人再次沉默下來,好像是被戴義懾服,但其實每個人的目光都在往沈溪身上瞟,他們迫切想知道沈溪會如何安排。
畢竟擁有最終決定權的似乎只有沈溪。
但此時沈溪神情淡然,一句話都不說,目睹幾個老家伙爭吵,一直到這會兒他還完全能沉得住氣。
麗妃道:“沈大人,您該出來表個態了吧?您說要將陛下請回來,誰去請,又怎么請,在場諸位去請的話難免被陛下怪責,怕是只有您沈大人去了,陛下才可能回來吧?或者您可以找一兩人陪同一起去?”
當麗妃說到這里,在場人等眼前一亮,終于找到解決困局的方式,讓沈溪前去,似乎是讓各方最容易接受的方案。
誰讓沈大人才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
既然知道陛下遇險,那想來也應該對陛下的蹤跡了如指掌!要找人去請回皇帝,自然是這位掌軍權且深得皇帝信任的人最合適。
沈溪謹慎地問道:“難道諸位都覺得本官去勸說陛下,最合適不過?”
“這……”
在場太監面面相覷,對此都沒什么意見,至于麗妃作為倡議者,自然也不會有意見。
陸完和王敞點頭贊同,只有胡璉氣惱地道:“如今陛下不在,全靠沈尚書維系軍中安穩,若沈尚書也離開居庸關,諸位能確保這邊不出亂子?”
這聲質問讓在場人等面如土色。
很顯然,誰都能理解胡璉的顧慮,卻沒人愿意提,在于他們對沈溪都有所忌憚,皇帝不在時,他們想的根本不是讓沈溪主持大局,而是怕沈溪趁機作亂。
沈溪在草原之戰后給人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上了戰場戰無不勝,他們自然會想象若沈溪作亂會有怎樣的后果。
戴義此時一反剛開始的態度,出面道:“沈大人……還是莫要去了,這里畢竟不是京師,需要沈大人坐鎮穩定軍心。”
李興看這架勢,也緊忙出面說話:“是,應該讓沈大人留下穩住軍心,免得有人犯上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