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間,王敞不自覺將謝遷當作朝廷能穩定人心的肱骨之臣,因為在張太后乃至整個大明文武心目中,歷經三朝的謝遷忠心毋庸置疑,資歷更是無人能及,由他來把控一切,絕對會做到公平公正,讓朝廷運轉恢復正常。
至于沈溪,雖然立下軍功無數,在軍隊中擁有著最高的人氣和聲望,做事能力也可能超過謝遷,卻始終無法做到讓文臣對他信服,關鍵就是他年齡太小了,始終讓人聯想到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句諺語。
需要穩定朝局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找能力最強的,而是找德高望重的,謝遷恰恰就是朝中大多數文官的選擇。
沈溪道:“我已派人去催促,宣府那邊,伯安兄會找人護送謝閣老過來,等謝閣老抵達居庸關當天,我可能就要南去,王侍郎先跟各方打個招呼吧!”
王敞一愣,這才意識到,沈溪不想見司禮監太監或者京城來的使者以及掌軍人,想讓他從中傳達。
沈溪作為眾矢之的的權臣,張太后甚至為了防備他派了懷寧侯孫應爵和新寧伯譚佑接管軍權,顯然朝中人都想打壓一下沈溪的威嚴,而沈溪跟誰接觸都可能被人非議,最恰當的舉動就是見一下自己的下屬,即兵部侍郎王敞,再由王敞這個相對德高望重的老臣轉告。
王敞馬上意識到,沈溪想讓他真正轉告的對象,是京城的張太后。
王敞道:“之厚,你非去不可嗎?其實你可以先回京城。”
沈溪苦笑一下,他可不想回京,因為那將意味著他會成為籠中鳥,現在京城可不是他的地盤,回去后張太后或者張氏兄弟想怎么對付他都可以,皇帝是沒有鳥盡弓藏的打算,但張氏是否有就難說了。
沈溪搖頭輕嘆:“還是找到陛下,安定社稷最重要。至于回京,可以在找到陛下后一起回去。這件事我已思慮清楚,甚至提前派人去通知了謝閣老,就是想讓他早一步回來主持大局。”
“對韃靼的戰事已結束,下一步大明就要休養生息,重中之重便是治理黃河水患,然后盡快結束中原叛亂。若是陛下下旨的話,我可能會帶兵去平叛,如此也不至于被太多人非議。”
王敞聽出沈溪話語中的蒼涼之意,情不自禁想為艾洪參劾他的事情解釋一下,道:“其實艾洪……”
沈溪一抬手,打斷王敞即將要說的話,大度地說道:“無論朝廷局勢如何,或者他人對我如何看,我到底要做大明忠臣,而不是危害大明江山社稷。我去找尋陛下,算是對那些懷疑我的人最好的交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