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謝遷因連續趕路,身體都快散架了,疲累不堪,說話時一直有氣無力。
沈溪站起身來:“恭送謝閣老。”
謝遷道:“你跟老夫一起到驛館,抵足而眠,有事還能商議。”
沈溪搖頭道:“謝閣老回去休息,在下前去能作何?謝閣老不也說了,有事可以等日后再議定,何必急于一時?”
謝遷想了下,微微點頭,他從沈溪神色中看不出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隨即鼓勵道:“戰事結束,朝堂內大概會經歷一番人事變動,你安心在朝中做事,總歸未來你可成為大明柱梁!老夫看好你。”
沈溪苦笑一下,心想:“我為官到現在,做了那么多對大明有益的事情,難道僅僅是未來可能會成為大明柱梁?那我現在是什么,只是個給人打下手的小角色?你謝老兒始終把自己當作文官魁首,看起來開始轉向支持我,但其實還是想任何事都出自你的決策,讓我沿著你選定的路走,這也是我倆矛盾所在,既如此你還跟我商議什么?”
到此時,沈溪已不可能再對謝遷言聽計從,無論謝遷是否是一片好意,沈溪都無法甘心平穩過上多少年后再出來做實事,他目標明確,就是要利用朱厚照的支持施行很多改革,促進時代進步。
事情到了這般田地,沈溪不可能事事都為謝遷著想,就好像謝遷也不可能會放棄原則,全力支持沈溪改革一樣。
……
……
謝遷回到驛館休息。
沈溪則留在住所內,面對眼前厚厚一疊案牘,根本就看不下去。
此時剛天黑,本來到了吃晚飯的時候,但沈溪根本就不饑餓,朱鴻進來道:“大人,唐先生求見。”
沈溪沒想到唐寅會來,因為他做事的方法和手段不為人所理解,不奢求旁人能幫到他太多,留唐寅在身邊,更像是備不時之需,至少目前唐寅無法幫到他太大的忙。
但他知道,未來自己要做很多事,那不是他一個人決策就能完成的,還需要很多人執行和監督,更需要一些人在地方上為他的政策奔走,而唐寅就是很好的人選。
“請他進來吧。”
沈溪隨口說了一句,言語間顯得很倦怠。
很快唐寅便出現在沈溪面前。
當唐寅進來,看到沈溪湊在燭光下看什么東西時,只是站在那兒沒有說話,好像并不想打擾沈溪。
沈溪問道:“為何如此安靜?”
唐寅見沈溪沒側過頭來,言語中有種冷漠,當即回道:“沈尚書,在下希望早些回京看望妻兒,出來久了,怕內子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