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厚照失蹤這件事上,他覺得可怕的是楊廷和突然冒頭,這是讓他感覺歷史糾錯性很強,這個苗頭非常可怕,也讓他意識到,自己很可能跟歷史上的江彬一樣,成為楊廷和算計的對象,甚至會在某個時間段,他跟楊廷和間會產生難以調和的矛盾,進而爆發激烈沖突。
如此境況下,他便要多思慮一些事,應對楊廷和的崛起。
最大程度保證楊廷和在內閣順位人中靠后,讓謝遷后的繼任者為梁儲,是他目前想到最好的辦法。
不過讓沈溪覺得難辦的是,現在張太后開始信任楊廷和,而且隨著梁儲與世無爭性格的突顯,會讓梁儲的地位變得非常尷尬,無論是謝遷,又或者朝中文官集團,大概都不想梁儲晉位首輔成為文官領袖,到時候估計會推一個強勢的文官出來。
楊廷和自然是最好的人選。
沈溪心里多有無奈:“歷史上的梁儲僅僅是在楊廷和守制后才出任首輔,那時朝野上下都知道楊廷和會回來,而且朝中楊廷和的勢力已非常穩固,就算他人不在朝中,文官集團也可以掌控好朝局。但現在不同,若梁儲在文官們看來撐不起大局,或許會勸他致仕,楊廷和成為首輔第二順位也可以登頂。”
因為想著內閣的事情,沈溪直到出發前都沒休息。
小擰子跟張永等人從帳篷出來時,眼圈都是黑的,顯然昨夜他們并沒有休息好,本來就是在荒郊野外露宿,再加上早起出發,整個人渾渾噩噩的,自然談不上有多好的精神狀態。
“早些走。”
沈溪道,“爭取日出前便趕到靈丘城下,既然已經跟地方官府打好招呼,屆時可能會有人出城來迎接。”
張永道:“沈大人,實在不宜張揚,若被陛下知道咱沒什么好處……其實您進城就好了,您去面圣,我等可以留在城外等候消息。”
錢寧望著張永,奇怪對方態度變化,之前張永急著面圣,試圖勸說皇帝回宮,旁人理解為是張永立功心切,但現在到了靈丘,張永卻又推動沈溪去辦事,而他只想隔岸觀火。
只有沈溪知道,張永所謂的立功,不過是建立在人到心意到的基礎上,真正面圣勸說,張永根本就指望不上。
小擰子打了個哈欠道:“張公公,咱都到這里了,能半途而廢嗎?早些進城面圣,有沈大人帶路,總歸要順利許多……太后和滿朝文武正在等候咱們的好消息呢。”
張永沒好氣地道:“要進城那就進吧,有沈大人在,咱就是跟班,別把自個兒本事看得太大,若是咱能辦事的話,不至于讓陛下多走一段路到靈丘,在蔚州就將事情辦妥了。沈大人,您先請!”
……
……
一行人抵達靈丘縣城,此時地方官府已派人出城來迎接。
本來靈丘縣令想親自出來迎接,到底來的這幾位都是重量級人物,尤其是沈溪,這可是朝中最炙手可熱的文官。
但想到皇帝還在城中,而沈溪的目的又是來勸說朱厚照回京,使得靈丘縣令不敢來見,免得攤上責任。
這個時候已沒有誰想立功,只是想讓事情趕緊過去,哪怕最后什么事都沒發生也好,總歸沈溪要辦的事難以從地方獲得支持。
“一個小小的縣令,居然這么大的架子!”張永語氣不善,大概是覺得縣令沒有出迎,讓他很沒面子。
不過張永看了沈溪一眼,發現沈溪態度平和,也就不再強人所難,因為一行人中最有發言權的人還是沈溪,連沈溪都沒怎樣,他作為一個太監似乎更沒理由逞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