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適時行禮:“太后娘娘,微臣已將事情奏稟完畢,就此告退。”
張太后一招手:“楊卿家不用著急走,這才說了幾句話,為何便要告退呢?剛才你說皇兒目前平安無事,是否意味著就此再也不用擔心了?從紫荊關回京城,這一路上應該不會有什么危險了吧?”
楊廷和神色凝重,似乎有話要說,但欲言又止。
張太后看出門道,一揮手,旁邊太監和宮女都識趣地退出殿外,隨即永壽宮大殿內只剩下張太后跟楊廷和二人。
張太后這才緊張地問道:“楊卿家是有什么話要說,但又怕外人說三道四吧?現在沒人了,只管說出來,哀家感念楊卿家對朝廷的忠心,一概不會怪罪!”
楊廷和這才帶著為難之色,小聲說道:“就怕如今陛下……身不由己!”
“啊!?”
張太后聽到這話非常震驚,當她失聲驚呼后,楊廷和大概能感受到他這番言辭對張太后造成了怎樣的沖擊,顯然張太后一時間難以接受。
張太后遲疑了好一會兒,這才滿含憂慮地問道:“楊卿家的意思,是說沈尚書有可能挾持皇兒,對皇兒做出什么不軌之事?”
楊廷和道:“或許只是微臣多心,但很多事,總該有所防備。”
張太后仔細思索后,重重地點了點頭:“說的也是,有些事不得不防,之前皇兒執意出游,但突然又說要回來,在拒馬河峽谷與保國公他們會合后也是先隱秘不出,之后是沈尚書引領出來見軍中上下……楊卿家雖然只是提出最壞的一種可能,哀家不會覺得楊卿家之言有何不妥,但楊卿家你且莫將這件事聲張開來。”
楊廷和再次行禮,領受張太后懿旨。
張太后顯得有些迷茫,嘴里喃喃道:“皇兒現在平安無事,總歸是好事,而且沈尚書那邊大概也不會對皇上做出什么不軌之舉……或許只是哀家和楊卿家多心了吧。楊卿家可有跟謝閣老說過這種可能?”
楊廷和道:“未曾言明。得知陛下賜見楊應寧等人的前因后果后,微臣便立即來求見太后娘娘,沒有見其他任何人。”
張太后微微點頭:“謝閣老或許會有些獨到的見解……以楊卿家看來,如今當應作如何防備?哀家說的是,若皇兒真為人挾持的話。”
楊廷和神色拘謹:“再派出兵馬,從沈尚書手里接過大權,護送陛下回京。”
“好。”
張太后想都沒想便答應下來,吩咐道,“這次哀家會派壽寧侯帶人前往……壽寧侯畢竟是哀家的胞弟,他去總歸可以信任……如今謝閣老已回到京城,楊卿家你也往紫荊關走一遭如何?”
楊廷和聽到這番話,便知道現在張太后對外人都不敢信任,在沒有親自見到兒子平安無事的情況下,好像只有張鶴齡和他得到完全的信任,張太后也沒有將這件事告知謝遷的打算,畢竟說到底謝遷跟沈溪之間有姻親關系。
楊廷和感到一陣心安,暗忖:“這是太后娘娘對我的信任,但離開京城卻非我所愿。”
即便楊廷和再不想離開京城,但還是恭敬領命:“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