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親自送楊一清到府門,表達了自己的為難:“請對謝閣老說聲抱歉,因事已關己,有些事非要回避不可!”
……
……
楊一清回到長安街小院門口,見謝遷已等候在那兒,顯然是對此事非常著急。
楊一清下馬,將沈溪的意思大概轉告,謝遷皺眉不已:“之厚果真如此說的?他倒是推得一干二凈,但他有這資格嗎?事情不因他,如何而起?”
“謝閣老,若陛下委派旁人,結果是一樣的。”楊一清努力幫沈溪解釋。
謝遷覺得沈溪是始作俑者,楊一清卻覺得這件事朱厚照才是“主謀”,因沈溪近來一直休沐在家,也傳出原因,卻是沈溪犯言直諫,跟皇帝間產生矛盾,現在謝遷非要賴著沈溪,楊一清除了幫忙疏解一下,也實在沒別的辦法。
沈溪不肯出手幫那些官員,謝遷又不肯紆尊降貴去見沈溪,于是乎便形成了眼前的死局。
謝遷道:“要不是沈之厚在西北打了勝仗,陛下也不會冒出如此想法,甚至他之前進言陛下,開罪圣上,都有可能是為以退為進而做的準備。”
這事雖然之前楊一清也想過,但從謝遷口中說出,卻沒那么大的說服力。
楊一清心道:“之厚有本事,能得到陛下欣賞,怎么驅除韃虜封狼居胥,在你這個當朝首輔嘴里也成了罪過?”
謝遷帶著楊一清進到院子,臉色漆黑,眉頭緊皺,一直在思索問題,因他不言,楊一清也不好隨便接茬。
到到屋中,賓主坐下后,謝遷才又問道:“豹房那邊沒更多動靜吧?”
楊一清搖頭道:“暫時沒有消息,陛下對于下獄之人并未有別的安排,在下已跟大理寺少卿全宗獻打過招呼,他會安排人蹲守,就算是張苑帶人前去也會想辦法拖延,不讓人傷害到那些官員。”
謝遷好似自言自語:“若迅速結案,將人放了當如何?”
“謝閣老,您是在問在下嗎?這件事……怕是大為不妥吧?”楊一清有些震驚,這不是公然欺君罔上嗎?他當然知道現在朝中出了一些亂象,皇帝不管事,加上張苑未將人下到詔獄,這給了謝遷活動的可能。
以謝遷話里的意思,既然人下到大理寺,那就由大理寺來審這案子,總歸皇帝沒下旨讓誰來審問,那就由職司衙門負責,只要審定這些人無罪,便由大理寺當庭釋放。
謝遷道:“陛下連誰來過問此案,都沒打招呼,別是回頭又讓沈之厚自己來審結吧?”
楊一清苦笑道:“以之前幾次發生的事情來看,還真有這個可能。”
謝遷跟楊一清不由對視一眼,臉上都滿是無奈,這是對于正德皇帝行事風格無能為力的一種感受。
“先不做此念。”
謝遷道,“總歸如今陛下未將事牽扯太大,若真有如此安排,老夫就算豁上這張老臉,也要讓負責審案之人把事情壓下去,大不了老夫一人來承擔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