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王敞笑道,“有沈尚書在就是不一樣,其實之前我還跟老孫談過你,我跟他說,之厚你到吏部,能讓吏部的差事變得輕省不少,他還不相信。哈哈!”
沒等結束公務,王敞已拿私人關系來說事。
被王敞這么一說,沈溪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孫交則臉色尷尬,到底他從未有過跟年歲比自己小許多的上司相處的經驗,因為沈溪以前的履歷太過豐富,旁人對沈溪雖有非議,但對沈溪能力從未有過質疑,如此一來他很有壓力。
沈溪笑道:“能簡化就盡量求簡,但也不能懈怠,我到吏部來還要兼顧兵部事務,其實自己也很累,要不是陛下堅持,我才不會自討苦吃。”
沈溪在吏部應對同僚很輕松,完全不需要用謙卑的姿態面對,當然他也不會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
跟屬下相處時,他拿出一種平和的態度,不為難你們,你們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別把我當作你們的壓力便可。
孫交對沈溪的印象還算不錯,但他跟沈溪相處時間太短,不會拿出王敞那樣嘻嘻哈哈的態度。
孫交更多是以對待何鑒等前幾任吏部尚書的做法,把沈溪當作自己頂頭上司,嚴格按照規矩行事。
沈溪在吏部衙門沒有停留太長時間。
作為兩部尚書,他不能只在一個衙門逗留,既然已經回朝,他還要回兵部衙門去看看,那里才是他的大本營。
沈溪尚未出吏部衙門前,他回朝的消息已傳到謝遷處。
謝遷先是聽家仆說明情況,畢竟他在長安街的小院距離吏部衙門不遠,又是大白天發生的事情,并沒什么好隱瞞的地方。
沒過多久,楊廷和、楊一清、李鐩三人相繼到來,再之后甚至連英國公張懋也過來了。
張懋的到來,多少讓謝遷預料不到,不過想到張懋平時對朝中不公之事的耿直態度,謝遷大概猜想,或許張懋是來跟他說明情況,并且有跟他聯名上奏的打算。
但聽了張懋的來意,他才發現自己想多了。
張懋不但不是來“主持公道”,甚至還有恭喜謝遷的意思,說朝廷終于步入正軌,而這一切都源自于謝遷跟沈溪之間關系緩和下來。
謝遷一聽心中來氣:“我幾時跟那小子講和了?若真是講和,會讓他兼任兩部尚書?”
因為張懋的到來,謝遷本跟幾名文臣的會談不得不暫告一段落。
在謝遷陪伴下進入書房后,張懋環視一圈,問道:“于喬今天怎么沒去吏部?”
旁邊幾人都很尷尬,他們沒料到會在謝遷小院見到這么多人,因為楊一清和李鐩基本處于中立派,所以他們不太想干涉這件事,沒有向張懋作任何解釋。
楊廷和倒是心直口快,“謝閣老對于沈之厚回朝之事,并不太了解……這才剛得知消息。”
張懋略微驚訝一下,而后搖頭苦笑道:“于喬,你跟之厚之間,到底是怎么回事?”
謝遷不想回答,顯然他還在生悶氣,因為沈溪這次履職并沒有得到他的準允,也沒有提前跟他商議,在他看來是對他的不尊重。
楊廷和又道:“聽說昨日之厚受詔前往豹房面圣,陛下親口提出讓他盡快履職,他便應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