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考核制度,對于維護大明王朝的統治起到一定積極促進作用。
首先,獎勵勤于政事、政績卓著的官員,查處才力不及、年老有疾的官員,使得官僚隊伍不斷更新,一批批年輕有為的新進官員得到賞識和重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機構的工作效率。
其次,獎勵公正廉明、潔己愛民的官員,懲處貪污**、違法違紀的官吏,這樣有利于激勵官員廉潔奉事、守令畏法,從而澄清吏治,使官場風氣煥然一新。
最后,重視官員任職期間的政績,以其在職時的所作所為作為考核依據,決定官員升降去留。這樣一來,官員都會十分重視自己的政績,而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為朝廷政令的貫徹實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但所有的制度都無法做到絕對公平公正,考核自然也存在一定弊端。
比如官員行賄受賄,以權謀私而徇私舞弊,導致考核結果不實,無法作為獎懲的依據。這種結果的不實,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被考核的官員,因政績不佳、犯下大錯,害怕考核導致自己被罷黜或降職,還有一些官員濫用職權,從而為了一己之私阻撓考察;
其二是來自考察官,考察官員屬于朝廷命官的一部分,他們與被考察者同朝為官,或是明哲保身,不愿意揭發某些官員的不法行為。或是不履行職責,不做調查核實而隨心所欲的做出考核結論,應付了事。
更有甚者,考核結論由他人代寫,恣意妄為,這就使得考核結果根本無法作為評價官員的依據。
正因為如此,吏部尚書這個職務看起來沒多少油水,但由于掌握的權力太大,只要筆頭稍微松一松,就可以決定一個官員的前途和命運,所以只要稍微貪心些,僅收受的禮物便足以發家致富,甚至富可敵國。
就算是那些清正廉明的官員,也都想通過巴結吏部尚書的方式來獲得優異的考核成績。
就算擁有如此權力,沈溪對考評結果依然是漠不關心,他擺手道:“既然已出結果,本官就不多加以干涉了,之前何尚書在的時候,吏部便在諸位同仁打理下,井井有條,我作為一個后輩,過來更多是為了學習,兩位都很有經驗,很多事需要你們指點。”
沈溪越是客氣,孫交越覺得別扭。
王敞倒覺得稀疏平常,到底他跟沈溪相處有一段日子了,對于這個上官的性格和脾氣了解得很深。
王敞沖著孫交笑了笑,此前他便就沈溪的性格對孫交有過描述,讓他不用太緊張。
孫交道:“還有一些官員的考評,本要放到年后,但近來天氣放晴,如果年底前能完成考核,他們可以及早離京,回家過年……是否有必要加快進度,及早完成考核?”
沈溪問道:“若要完成考核,他們必須來一趟吏部,是吧?”
孫交點頭道:“同品階的人會一起前來,一次七八人,一天最多能考評三四十人左右,所有考核完畢,大概需要半個月左右。”
沈溪想了想道:“既如此,那就加快考核速度,誰都希望早些回去過年,就算年前來不及走,年后也能早點兒離京,家住在江北的還能回去過個上元節。這樣吧,讓他們自己辛苦一些,小年后,將他們分成兩批,直接到吏部來完成述職和考核,若年后有外派差事的,可以等過年再來,其余的在年底前拿出結果,讓他們及早回任所。”
當沈溪說完這話,孫交和王敞不由對視一眼。
之前沈溪還一副不問政事的樣子,但現在態度突然來了個大反轉,本來需要半個月完成的吏部考核,沈溪卻說要在兩天內完成,顯得太過激進。
孫交正要說什么,王敞卻插話:“既然沈尚書如此說了,那咱還愁什么?年前能解決的事,就別拖到年后,不然到上元節前各衙門都在休沐,那些人怕是要到正月底才能踏上歸途,盡量簡化政務也是善政嘛。”
王敞屬于與世無爭的性格。
跟之前何鑒相似,這樣的老好人,能力不高但也不會出現大的偏差,屬于資歷派老臣,什么都會但什么都不精,但有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頂上去充當螺絲釘。
孫交點頭:“那可能沈尚書要忙碌幾日了。”
沈溪道:“這倒是無妨,讓他們備好自陳,到時候按照吏部存檔對照參詳,也費不了多少功夫,之前一段時間我太過懈怠,趁著年底忙碌幾天,把拖欠下來的事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