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朝中一些實干派大臣,聽說這件事后都裝作不知道,打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蒙混過關,但朱厚照行事愈發不成體統,尤其是在對待鐘夫人問題上,已鬧得人盡皆知,朝臣間紛紛議論,認為朱厚照壞了體統。
“……于喬,你說陛下好美色,索性將那女人接進宮去,不就什么事都解決了嗎?為何要懸而不決,讓民間爭相議論,如此龍威何存,朝廷顏面又何在?”
謝遷小院內,張懋帶著夏儒前來拜訪,本是討論中原戰事,不知不覺卻提到朱厚照最近的“丑聞”。
謝遷不想讓沈溪這個兵部尚書全盤操控兵事,想跳過兵部衙門直接跟五軍都督府接洽,說是張懋和夏儒聯袂來訪,其實是謝遷主動相邀。
但張懋也不是吃素的,他對于朝中形勢看得十分透徹,謝遷想做什么在他看來并不是什么秘密,謝遷越是想攬權,張懋越是有意拖著,不想讓自己和五軍都督府淪為謝遷跟沈溪斗爭的炮灰。
謝遷臉色不太好看,道:“皇上以非常規手段強納民女,本就不成體統,何況這女子還因陛下種種作為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如此一來,就更應制止陛下所作所為,若此女伺機報復,虛以為蛇,在床笫間驟起發難,陛下豈非要置身險地?”
“呵呵。”
張懋對于謝遷說的話,只能報以苦笑。
夏儒卻不明所以:“謝閣老真認為陛下會因民女侍寢而犯險?”
在正德皇帝跟民女糾纏不清的關系上,夏儒顯然更加關心些,畢竟他是當朝國丈,夏皇后的父親。
現在夏皇后仍為六宮之主,卻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而皇帝卻在外胡鬧,追求一個孀婦,夏儒這個國丈若不過問,那心也太大了。
張懋故意在夏儒面前說事,其實就是變相跟謝遷“問策”。
謝遷往夏儒身上瞟了一眼,雖然也知道有些話說出來不那么合適,但還是忍不住搖頭嘆息:
“民女入宮,若經三書六禮,到底有個名分,不過聽聞此女乃民間商賈之婦,來歷不清不楚,且又因躲避陛下而出逃數載,在外奔波后被人找回京城,送入豹房,后來又在城里擇地安置。若陛下執意為之,只怕會招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張懋不太滿意:“有何麻煩,于喬你直說為好。”
謝遷道:“此事當由太后出面協調,陛下怕是已經著了魔……”
張懋忍不住看了夏儒一眼,但見國丈神色落寞,便道:“于喬,若要見太后,還是你去最合適,就當是給老朽一個薄面如何?”
謝遷心想:“這哪里是給你面子,分明是給國丈面子,我找你來過問軍情,你不但不肯松口,現在還讓我來幫你忙,這算怎么個說法?”
張懋似乎考慮到謝遷的顧慮,嘆了口氣,道:“至于中原之地亂事,老朽回去后會幫你問問,倉促間很多事未查清,非得跟兵部協調,把情況搞清楚方可……回頭老朽自會給你答復。”
……
……
張懋是個老狐貍。
你謝遷想從我這里得到便利,那就得先替我辦事,哪怕不是幫我張懋,也是替皇后家族辦事,這樣我們才能信任你,而后才有合作的可能。
否則你只是一味的索取,我們沒有得到任何利益,很難為了你開罪朝中那位新貴,因為這樣會得罪皇帝,實在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