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沒辦法,只能進宮去向張太后求助。
沈溪從軍事學院回到吏部衙門,拿了當天所有參與九年大考的官員的問卷,正準備回家,這邊馬九帶來消息,說是謝遷入宮去見張太后了。
“……老爺,謝閣老去得很匆忙,之前還見過英國公和夏國丈,似乎是關于陛下的事情。”馬九道。
沈溪點頭:“為陛下之事見太后,謝閣老倒是沒做錯,除了太后娘娘可以用母親的身份解決問題,還有誰可以做到呢?”
馬九道:“老爺讓留心那女人的住所,這幾日屬下都在關注。那茶樓外許多人在暗中窺伺,但都未靠近,其中有豹房和國舅府的人……”
沈溪看著馬九。
此時馬九兩眼都是血絲,顯然為了鐘夫人的事日夜不眠,已經有些心力交瘁。
沈溪安撫道:“陛下跟那女人的事情暫且放到一邊,年底這幾天九哥你先歇著,年后還有要事委派你去做。不過你還是要增派人手,多多留意壽寧侯和建昌侯的宅邸!”
……
……
本來認為兩天無法完成的吏部考核,在沈溪努力下,總算加班加點完成了。
他親自主持的大考人數超過三百,一直持續到次日上更時分才結束。
所有自評和問卷都整理出來,沈溪正式進入閱卷模式,當天他沒回府,留在吏部衙門公事房,點著蠟燭看問卷。
王敞過來道:“之厚,你該早些回去休息,距離年底還有幾天時間,何必這么急切呢?”
“早點結束好。”
沈溪沒有抬頭,隨口回道,“要審閱的自評和問卷太多,還得參詳都察院和地方上送來的官員政績,若只是作得一手好文章,但平日卻尸位素餐,還是得按照舊例平級或降級使用,年老的直接讓其歸田。”
王敞道:“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際,這幾年一些偏遠之地出的官缺很多,但朝中又沒有流官補充,很多官缺只能由地方土官兼任,時間久了會尾大不掉,危及朝廷的統治。若可行的話,最多將一些人平級調動到偏遠之地,鍛煉個幾年,有成績了再調回朝中。”
在對待庸官的問題上,王敞顯得很隨和,好像什么都可以理解。
沈溪卻態度堅決,搖頭道:“能力不行的人,到哪里都會危及朝廷統治,尤其是邊遠地區,更需找處事靈活、足智多謀的人出任主官,否則更會造成朝廷跟當地民眾離心離德。如今朝中萬象更新,多任用一些年輕官員,調一些觀政進士補缺,比用那些碌碌無為的老臣好多了。”
……
……
朝中人都覺得,沈溪就算到任吏部尚書,也籠罩在謝遷等老臣的陰影下,不會改變朝中固有格局。
卻未曾想沈溪到任后馬上通過這次考核,推行吏治改革,連王敞都不曾料到,沈溪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會燒得這么旺盛。
作為屬下,王敞無法跟沈溪爭論,畢竟現在沈溪只是提出構想,具體落實還要等到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