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拿出正德皇帝來當幌子,也可說是最大的緊箍咒,朝中任何人都不能說三道四,否則就是欺君罔上。
本身張綸并不屬于任何派系,但到底是文臣,沈溪對他的信任還是有所保留,到大理寺卿這職位,論在朝中的資歷已算不低,想要完全調配并非易事。
張綸聽出沈溪有打官腔的意思,苦笑道:“下官唯沈尚書之命是從。”
沈溪點頭:“本官先成立一個工作小組,你派幾名屬官加入便可,案子盡可能不擴大化,若有賊首只管先懲戒賊首,殺一儆百,讓朝堂恢復安寧便可。”
張綸試探地問道:“這案子聽說牽扯到了皇室中人?”
實在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張綸想從沈溪這里打探一些案子的內幕。
沈溪卻直接搖頭:“事不宜多說,陛下只是委派差事,具體情況要等進一步落實。倒是坊間有不少傳聞,應該派人壓一壓,不得讓人再對案情有更多非議。”
張綸一怔,隨即恍然:“也是也是,民間那些人吃飽了沒事干,總是在茶余飯后談論朝廷是非,確實該好好懲治一下……現在該跟順天府那邊打聲招呼了吧?”
沈溪道:“由大理寺派人到街頭巷尾張貼公告,不讓人隨便議論便可,何須驚動順天府衙門?”
張綸笑著點頭,心里卻在打鼓,暗忖:“這本來就該是順天府和下轄兩縣衙門該做的事,怎還輪到大理寺具體辦事?大理寺有那么多衙差嗎?”
以張綸想來,事不關己最好,不過沈溪已點名大理寺衙門作為辦案場所,并且要大理寺上下配合,張綸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配合。
張綸道:“回頭讓宗獻來陪同沈大人辦案,這……下官很多事不方便出面……”
本來以大理寺卿本人配合沈溪辦案最為合適,但張綸屬于老奸巨猾的類型,自己不想出面,就讓手下頂替,他想到的是之前幫沈溪處理李夢陽等人案子的大理寺少卿全云旭。
沈溪本來就對張綸這樣處世油滑缺少擔當的大臣沒多少好感,寧可多用年輕人來幫忙處理事情,不管這些人政治傾向如何,但至少會做實事,同時具備一定的可塑性。
沈溪頷首道:“宗獻之前做事還算得體,這次由他來幫本官的忙,再合適不過。至于衙門內的差役,先安排去張貼公告,工作小組本官自會安排他人加入。案子結束后,連衙門帶人一并歸還。”
張綸想了想,大概明白沈溪的意思,笑道:“沈尚書如何安排,下官遵從便是。牢房那邊……”
“牢房便不必了。”
沈溪道,“這案子牽扯不是太大,可能只是叫幾個人來問問案情,處理一下便可,若有人需要問罪,會在衙門臨時設個關押之所,隨便找個廂房,能關人就行。”
張綸恭維:“還是沈大人高明,下官都聽您的,這就去安排……”
……
……
這邊張綸緊忙調派人手協助沈溪。
但因年前京城各衙門已基本處于停工狀態,臨時找人沒那么容易,過了中午全云旭和幾名大理寺屬官才匆匆趕來,配合沈溪工作。
沈溪向全云旭吩咐:“此番不需要有太多人協同辦案,很多時候請來問話的都是朝中勛貴,可能需要先準備好椅子、茶水等。”
全云旭問道:“那大人,公堂不知該如何設置?”
沈溪一擺手:“擺幾把椅子,隨便找幾個人陪同,防止有人沖撞本官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