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完成張苑交托的差事,緊忙回皇宮跟張太后復命。
原本張太后只是讓高鳳去司禮監打探消息,結果這一去就是兩個時辰,回來時張太后焦躁不安,臉色很難看。
不過當高鳳將自己去見張延齡的事告知后,張太后眼睛里多了幾分期許。
“……建昌侯……他還好吧?想來這幾天吃了不少苦頭……”
張太后到底還是關心弟弟的,娘家人跟她兒子鬧了矛盾,她覺得自己負有很大責任,滿腦子琢磨的都是怎么才能成功調和。
高鳳面色凄哀:“太后娘娘,老奴剛獲悉,陛下已正式下旨,將兩位侯爺貶為庶人。”
“什么?”
張太后一張臉漲得通紅,顯然是怒極,卻苦于找不到發泄的地方,怔了半晌后才道,“皇兒真不顧念血濃于水的親情,非要把他親舅舅往死里整?他這是想把親人統統拉下馬來,靠一幫外人為他打理江山,是嗎?”
張太后說得義正詞嚴,不過在高鳳聽來,卻分外別扭。
高鳳暗忖:“兩位國舅跟您確實是血濃于水,但跟陛下哪里談得上?都不是同姓中人,更何況二國舅還是因謀逆大罪而下獄……”
張太后道:“哀家會給皇兒下一道懿旨,回頭你帶到豹房去,讓陛下知道他此舉是自毀長城,純屬瞎胡鬧。”
即便高鳳不以為然,但還是老老實實行禮,俯首領命:“是,娘娘。”
“唉!”
張太后嘆息一聲,苦惱地說道:“皇兒現在變了,一定是那些佞臣在他跟前說我張氏一門的壞話……哀家要將這些蛀蟲給找出來,不能讓他們繼續留在朝中胡作非為。高公公,你有何辦法?”
“這……”
高鳳非常為難地道,“娘娘,現在外邊眾說紛紜,但大多持同樣的看法,那就是看起來是身兼兩部尚書的沈之厚幫助陛下針對兩位國舅,其實卻在暗中幫忙調解,之前謝閣老好像也對沈尚書所做所為大為贊許,要不……請沈尚書幫幫忙?”
張太后搖頭道:“就怕沈之厚才是始作俑者。”
“可是……”
高鳳猶豫不決地道,“如今能打動陛下的,好像只有沈尚書了……娘娘,老奴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先皇時的顧命大臣,到現在沒幾個了,這朝中除了謝閣老和沈尚書外,旁人有誰是真心為大明著想?”
經高鳳這么一提醒,張太后不由低下頭,開始認真思索這個問題。
高鳳又道:“除夕那天,的確是沈尚書傳信給謝閣老,再由謝閣老派人通知老奴,若非老奴及早告知娘娘,或許現在陛下已將兩位侯爺定罪。兩位侯爺所犯,可是……天大的罪過。”
因為不能直接說“謀反”、“弒君”等字眼,高鳳只能用“天大的罪過”代指張氏兄弟的過錯。
張太后不悅地道:“自從沈之厚以地方督撫之身進入中樞,朝廷出了多少亂子?劉瑾被拿下倒不是什么壞事,但他慫恿皇兒御駕親征,又數次針對兩位國舅該怎么說?現在沈之厚在朝中大肆清除異己,連哀家的親弟弟都下獄,豈能任由他胡作非為?”
“娘娘,可是兩位侯爺要獲得自由,非得……”高鳳還想爭論。
張太后一抬手:“高公公的苦心,哀家能理解,其實哀家也想讓建昌侯早些脫離牢獄之災,不過現在還沒到這個份兒上,哀家尚有辦法可想,你先去傳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