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道:“朝廷開戰,通常是以對等人馬出征,只有沈之厚,每次不過帶數千人馬,便可取得一場輝煌大捷,此前就領兵馳騁草原,更早時在南方任督撫時也是一馬平川,先后平息閩粵和湖廣、八桂叛亂,若換旁人,誰有這能力?”
梁儲為難地道:“那謝閣老的意思,票擬中建言由之厚出征?”
“可以這么寫。”
謝遷道,“不過最終決定權還是要落在陛下身上,現如今帑幣不足,陛下應該會權衡利弊。”
梁儲搖頭:“以在下看來,陛下恐怕很難調之厚往南方,畢竟如今朝廷也是多事之秋……”
謝遷道:“不嘗試一下怎知不行?如今朝中也有多人提出此建議,陛下一直留中不發,沒說讓他去,但也沒否決,所以說陛下還是能看清楚形勢的,票擬便如此定下,接下來的事情就跟內閣無關了。”
……
……
當晚,沈溪沒有回府,而是到了惠娘的小院,這也是他在初一上午造訪過后,再一次前來探望,這次他還選擇留下過夜。
惠娘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脾氣太擰,讓沈溪心生不滿,所以她這次盡量不發牢騷,關于沈泓的事也不問,不過沈溪能看出惠娘并沒有回心轉意,有帶回兒子的打算。
“……老爺辛苦了,妾身已讓丫頭給老爺準備好沐浴的香湯,再讓衿兒好好伺候,妾身先回房等候。”
惠娘跟沈溪一同吃過晚飯,便用刻板的語氣說道。
沈溪手一指,說道:“坐下來,咱們先說說話。”
惠娘本已起身,聞言又重新坐回椅子上,問道:“老爺有要緊事嗎?”
沈溪搖頭:“并不是什么要緊事,我也不跟你談泓兒的問題,知道你已經打定主意,也就不勉強,現在只是跟你說說目前的情況……現在已可確定,湖廣和巴蜀之地爆發民亂,不過只局限于邊遠州府,有土司涉及其中,最近朝事可能會比較繁忙。”
惠娘沒有回話,似在想心事。
李衿則發問:“老爺,那咱在湖廣的生意是否會受到影響?”
沈溪道:“影響不會很大,叛亂都在相對偏僻的地方,山巒疊嶂,交通不便,而非我們做買賣的城鎮,不過若是叛亂持續擴大,有可能會影響到南方的穩定。東有倭寇,西有民亂,南方的生意這兩年不會太好做。”
惠娘問道:“老爺說這些作何?朝廷大事,跟我們婦道人家有關系嗎?”
沈溪沒好氣地道:“現在看似沒多大關系,但若是朝廷又要派我去南方平叛呢?現在我想跟你們說清楚,從今往后無論我去何處,你都要在我身邊,帶著衿兒一起!”
他的話如同是命令,但又帶著一股濃濃的情義,讓惠娘不知如何回答。
李衿則羞喜交加,她能感受到沈溪在霸道外,還有對惠娘和她深切的關懷在里面。
沈溪道:“朝中許多官員現在堅持要推我領兵,我自然不希望再經歷顛簸,但就怕到最后非去不可。跟你們打好招呼,若要出發的話,很可能是當天就傳話來,天沒黑就要起行……你們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