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道:“若張公公覺得沒法跟陛下說,老朽跟你一起去面圣便可。”
“嘿,你說面圣就面圣啊!?豹房又不是咱家開的,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張苑從懷里掏出謝遷之前擬好票擬的奏疏,“啪”的一聲拍到了桌上,道,“陛下連咱家都不愿賜見,更何況是臣子?如今正是開年休沐時,陛下勞累一年,需要休養!要不這樣吧,您先把奏疏重新擬定票擬,不再提讓沈尚書出征之事,一個時辰后咱家再來取,然后前去面圣。您看如何?”
謝遷黑著臉,未置可否,張苑洋洋得意地站起來,告辭離開。
……
……
張苑出了文淵閣大門,楊廷和才回到公房。
楊廷和并不知謝遷跟張苑說了什么,不過當他看到夾著條子的奏疏放在桌面上,大概理解為,這是司禮監退了奏疏回來,讓內閣重新擬定票擬。
“謝老,這……”
楊廷和臉色多少有些難看。
若是皇帝派人將奏疏打回來還好,現在只是司禮監掌印便如此不給內閣面子,擺明了司禮監方面把自己置于內閣之上,且施行打壓的策略。
本來司禮監跟內閣間就存在利益糾葛,張苑跟謝遷間有著無形的爭斗,現在看似乎是謝遷輸了一局。
謝遷將桌上的奏疏拿起來,重新看過里面的內容,搖頭嘆息道:“還能怎樣?陛下對于讓之厚出征的建言,從來就不予采納,現在還沒等奏疏送到陛下那里,司禮監就卡住不放,非要打回來讓內閣修改……真是豈有此理!”
本來他還在平靜說話,到最后忍不住一怒拍了桌子。
楊廷和憤憤不平地道:“中原之地叛亂加劇,兵部本就負有辦事不力任人不當的責任,現在發展到這境地,沈之厚帶兵出征本無可厚非,為何……”
因為楊廷和站在謝遷的立場上,所以并不會考慮讓一個身兼兩部的尚書出征有何不妥,只是覺得沈溪離京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立場上有偏狹,對人的看法也就出現偏差,在這點上,謝遷跟楊廷和的態度基本一致。
謝遷重新將沈溪的上奏看了一遍,道:“或許只有等火燒眉毛,陛下才會改變看法,但顯然如今沒到那個時候……中原叛亂持續大半年,到現在非但沒平息,還鬧出這么大的波折,眼看有威脅京畿的風險。”
楊廷和問道:“那謝老,現下該當如何?”
“哼哼!”
謝遷將奏疏重新丟回桌子上,道,“沈之厚自己沒提領兵出征,本來就是他沒有責任心的表現,看來他是不肯放棄在京城的安穩日子……這小子,明知道朝中人希望他怎么做,非要跟大家伙兒對著干,簡直不可理喻。”
說了半天,謝遷還是不說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