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道:“看來,只有循著兵部的奏請辦事,才能得到陛下準允……之前的上奏,不就是如此?”
謝遷道:“老夫現在懷疑,司禮監是否有將內閣的票擬遞交到陛下跟前,平時普通奏疏他們壓根兒就不會去請示陛下,遇到軍國大事,依然表現出一副無足輕重的模樣,難道非要等賊軍殺到京城腳下,他們才會著緊?”
楊廷和不說什么,因為他發現謝遷只是抱怨,并沒有說出解決辦法。
謝遷站起來:“這件事交給你辦理,就按照司禮監的意思進行票擬吧,老夫先回去了……唉,真受不了這份窩囊氣!”
謝遷的話,讓楊廷和彷徨無措,這邊謝遷遇到麻煩,干脆丟下不管了,反倒將難題交給他。
“這……”
楊廷和本想繼續追問幾句,最后卻恍然——謝遷不發表意見,其實就是向司禮監服軟,讓他寫一道跟沈溪意思相仿的票擬。
在奏疏上寫個“同意”,好像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到最后,一切只能按照張苑要求的辦,謝遷刻意回避,楊廷和就算心有怨言,也只能拼命壓抑情緒。
等下午黃昏時,張苑如愿以償拿到契合他心意的票擬,立即帶上奏疏和內閣票擬,去豹房見朱厚照。
朱厚照本不想見,對于朝事,他漠不關心,但聽小擰子說涉及到中原地區的叛亂,他才耐著性子傳張苑進來。
沒等張苑行禮,朱厚照便先發出警告:“張苑,朕先提醒你,如果你說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別怪朕對你不客氣。”
張苑趕緊道:“給老奴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啊……陛下,這里是兵部沈尚書進呈的奏疏,有關中原賊人亂事……聽說出了大岔子。”
說著,張苑將奏本遞給旁邊的小擰子,由小擰子轉交朱厚照。
朱厚照沒等看奏本,便先皺眉:“中原之地的賊亂?不是差不多已經平息了嗎?”
“陛下,聽說突然冒出倆兄弟,都姓劉,他們軍紀嚴明,裝備也很精良,跟那些普通亂賊不同,他們在山東之地經營地盤,穩步發展,很多兵敗潰散的賊寇都加入到他們陣營……”
張苑提前做過功課,將知道的大致情形跟朱厚照說明。
朱厚照沒了回應,拿過奏本看了起來,眉頭愈發緊皺。
最后朱厚照幾乎將奏本摔回桌子上,道:“這些賊寇,真給他們膽子了,居然拿出朝廷的做派,私設官衙,任命官員,還收稅養兵……這分明是不打算再當賊,而是想自立一國,跟大明爭奪天下啊!”
小擰子道:“陛下請消消氣。”
朱厚照怒道:“朕怎么消氣?胡璉干什么吃的?他手上可是有上萬人馬!”
張苑神色遲疑,為難地道:“陛下,賊寇發展速度驚人,目前已經有近三萬人馬,而胡大人所部連續作戰下來,手頭只有不到一萬大軍,數量上已落于下風,只能固守河南一線,北直隸這邊卻鞭長莫及……就算是兵部沈尚書,也沒預料到會出現這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