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近來改變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作息習慣,白天出城不再是痛苦的煎熬,龍精虎猛,興致勃勃,整個人顯得精神十足,當然這也跟他許久沒有出城活動覺得一切都很新鮮有關。
張苑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主持了這次藉田禮。
朝廷具體負責人則是禮部尚書費宏,內閣當日只有梁儲這個次輔出席,楊廷和和靳貴以輪值為名沒有出城,但其實當天楊廷和早早便去謝府見謝遷,跟謝遷談及近來很多事,主要涉及中原平叛事務。
二月初十過后,中原戰況如雪片一般飛到京城。
朱厚照通過安插在軍中的眼線而知中原戰況,如今戰局已為朝廷大多數人所知,朱厚照也不打算繼續隱瞞下去,至于作戰細節,便在于從宣府以及自京營調撥人馬平叛不力,尤其是最先出兵的許泰,如今依然是灰頭土臉。
本來許泰志得意滿,以為能旗開得勝,結果在濟南府,許泰先是被叛軍放風箏一樣拖了二百里左右,從德州一路追擊到府治歷城縣西南方,而后叛軍突然發起襲擊,許泰所部大敗,潰退至北直隸真定府冀州、衡水、武邑一線,固守不出。
至于后出兵的京營人馬,以賦閑日久的前遼東巡撫馬中錫為僉都御史領兵,以林恒為主將,江彬統領從邊軍中抽調的精銳兵馬殿后。
人馬剛出順天府,抵達河間府境內,便頻繁遭遇叛軍襲擾,在不清楚叛軍動向的情況下,這路人馬只能暫且休兵,吞并于天津三衛,等候各方情報匯總。
加上之前作戰不利退守河南的胡璉,這三路朝廷派出平叛的兵馬都遭遇困境,如此一來形勢變得更加復雜。
朱厚照泰然處之,而楊廷和等文官卻坐不住了,以至于朝中又掀起一股沈溪領兵出征平叛的風聲。
謝遷聽楊廷和把事情一說,不由搖頭:“中原亂軍尚未深入天子腳下,陛下如何能著急?或許只有讓叛軍抵達京城后,陛下才知道情況緊迫,增派人馬平叛。”
楊廷和皺眉:“只是增派人馬?”
“就算讓之厚去,也要領兵,人馬從何而出?”謝遷道,“從西北征調已然不及,從京城調撥則會令京師防備空虛,京師周邊衛所人馬皆都被調動,如今尚且無法將中原之亂平息,就算之厚去了怕也是徒勞。”
楊廷和道:“之前謝老不是主張之厚出京統轄中原之地各衛所兵馬平叛么?”
謝遷擺擺手道:“時移世易,情況隨時都在發生變化,如今中原之地叛亂加劇,江南又有倭寇為患,西南之地也有叛軍,只靠之厚一人可不成。此時當進諫陛下,從湖廣等處征調人馬平叛,若實在不行就從西北再調部分人馬……到底草原已徹底平定,十數年內不會有何問題。”
謝遷的話讓楊廷和迷惑不解。
這跟之前謝遷的態度大相徑庭,好像謝遷已經“想開”,對于沈溪出征不再有之前那么大的執念,對于皇帝從九邊調兵平叛的做法也不再排斥。
楊廷和直接道:“西北邊防不能空虛,否則很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是謝老之前再三叮囑的。”
“唉!實在沒辦法了。”
謝遷嘆息道,“總歸不能讓中原之亂加劇,進而影響京畿穩定,有時候人要懂得變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