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力不行,光盡力可沒用。”
謝遷說話毫不客氣,等出口后才察覺這么說不合適,大有指責王守仁能力不行之意,連忙改口,“當然,伯安你是有能力的,所以不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若事情實在難以解決,還可以去問之厚,你們是同年,關系應該不錯……”
王守仁本可以說自己去拜訪沈溪的事,但一想到謝遷或許會介意,所以干脆避開這個敏感話題,恭敬領命:“謝老提醒得是。”
謝遷再道:“之厚如今也在家中養病,不過以他的年歲,身體不應有大礙……在這種危急關頭,他應該勇敢地承擔起重任,盡心盡力幫助朝廷平叛……到底他不是孩子了。”
王守仁大概聽明白謝遷的意思,心想:“謝老之意,莫非是想讓我去勸說之厚早些回朝?”
回到京城后,關于沈溪跟謝遷之間的芥蒂,王守仁已調查清楚,自然知道之前謝遷對沈溪的打壓,明白謝遷跟沈溪之間的癥結所在。
謝遷有些感慨地說道:“其實之厚領兵出征最好不過,他多次擔任督撫用兵,又總攬對韃靼戰事,南征北討未嘗敗績,雖然我們不能用過往的成績定義將來,但總歸他治軍還是拿得出手的,軍事方面的安排,你可以多聽聽他的意見。”
“是。”
王守仁又趕緊應聲,心里卻在想:“之厚身為兵部尚書,本來兵部事務就該聽從他的命令,還用得著謝閣老你單獨提醒?謝閣老莫不是抹不開面子,想借我的口跟之厚交待一些事吧?”
想到這里,王守仁道:“謝老,之厚因跟陛下在一些事上產生矛盾,才未回朝,這會兒讓他直接插手兵部事務似乎也不合適……不知您老對他有何交待,晚生可以一并告知他。”
謝遷對于王守仁的“覺悟”非常滿意,點了點頭道:“你去跟他說,老夫不會強迫他做不愿意做的事,當下形勢僅靠他一人也不妥,讓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匡扶社稷上,別想著跟陛下犯擰,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
王守仁心想:“之厚稱病沒回朝當差,謝閣老也一樣,現在謝閣老要讓之厚回朝,大概意思是謝老自己也想回朝……但謝老是心病,跟陛下間有芥蒂,那就是想讓之厚從中斡旋,讓事情可以圓滿解決?”
王守仁嘆了口氣,道:“謝老一心為朝廷,晚生素來佩服,之厚對謝老您的貢獻也非常贊許,想來會上疏陛下,讓陛下多來謝老這里問策才是。”
謝遷心高氣傲:“老夫可沒有這層意思,只是想為朝廷盡一點綿薄之力罷了。”
聽到謝遷的話,王守仁徹底明白是怎么回事,趕緊行禮:“那晚生這就去找之厚談談,謝老您多休息,有事的話知會一聲便可。”
……
……
謝遷想回朝,卻抹不開面子,想要靠旁人幫忙斡旋。
王守仁將這層意思告知沈溪也無用,沈溪自己沒心思回朝,甚至有撂挑子的打算。
不過出于對謝遷這個長輩的尊重,沈溪還是上了一道奏疏,陳述謝遷早日回朝對穩定大局的重要性,他知道這奏疏會被張苑壓下,卻沒有采取任何應對手段,聽之任之。
謝遷自己把跟皇帝的關系給搞僵,怪不得旁人!
有關朝廷出兵的問題,沈溪沒有多關心,因為朱厚照一直都沒給他機會。
幾天下來,府上平安無事,沈溪把中原各地情報詳細歸納匯總一下,總結叛亂前因后果以及進程,驚訝地發現很多情況跟歷史記載有諸多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