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完是沈溪舉薦去領兵的,陸完代表的沈溪,陸完現在取得功勞,旁人都會稱頌,甚至連皇帝都不自覺將功勞推到陸完身上,忽略沈溪的作用。
但若陸完在外領兵有了差錯,天下人都會談論陸完因何出兵,會把責任往沈溪身上推,到時沈溪難辭其咎。
張苑道:“沈大人,有些事咱家不隱瞞你,之前咱家跟陛下提及陸侍郎這一戰的功勛,陛下覺得大為不妥,輕兵冒進乃兵家大忌,陛下不想為了幾個毛賊,而令京城處于險地,也是咱家說或許是沈大人您力主接戰,確保可萬無一失,陛下態度才有所改觀。”
沈溪語氣冷漠:“這不正好應了本官剛才那句話么?”
張苑嘆了口氣道:“還是陛下信任你,這次你不領兵而讓陸侍郎領兵,多少有些犯險。其實你出去一趟也無妨,從北邊到南邊,一路奏凱,最后平海疆來個衣錦還鄉,何等榮光?地方官員對你的孝敬不會少,金銀珠寶美女珍玩不是應有盡有?”
沈溪打量張苑道:“這是你的意圖吧?”
張苑笑道:“若是咱家有沈大人的本事,早就主動請纓帶兵出征了,不過現在咱家在陛下跟前做事,要在朝中處理那么多公務,哪里能抽開身?不然的話,跟著沈大人您出去走一趟,做個監軍,也有不少油水,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沈溪對張苑的話置若罔聞,搖頭道:“若無他事,本官要安心休養,便不多招待了。”
張苑道:“何必著急呢?陛下之意,是想讓你針對中原戰場制定一系列軍事計劃,由朝廷負責調遣地方人馬,幾路進剿兵馬相互協同,共同消滅匪寇……這件事非你出馬不可,旁人誰有那能力?”
……
……
不親自領兵卻要在背后運籌帷幄,哪怕君臣間有嫌隙,這種差事也必然會落在以知兵著稱的沈溪身上。
沈溪對此很無奈,本可以直接推手不管,但文官集團肯定會拿這件事攻擊他,你一個文臣為了跟皇帝置氣連天下蒼生福祉都不顧,忠孝節悌的儒家思想都學到狗肚子里去了?
沈溪深刻領會到人在官場身不由己。
對他來說,眼前的事并未有多難,不過再上幾道奏章的問題,至于張苑言外之意想讓他出謀劃策對付江彬,沈溪全當不知。
次日沈溪準備好奏本,交到通政司,接下來又可以輕松幾天。
文臣武將領兵在外,不可能完全受朝廷節制,而且他上奏不過是建議朝廷如何做,最終的決定權在朱厚照身上。
沈溪身為休沐在家的兵部尚書,沒有直接調動兵馬的權限,而朱厚照對這些事似乎也沒那么在意,直接讓張苑安排五軍都督府的人處置。
如此一來,為難的變成了五軍都督府中的勛貴,張懋本來想在家里躲清靜,沒事下下棋溜溜鳥,但現在中原戰情緊張,他不得不在京城各處跑,不但要去兵部串門兒,連謝遷家里也要拜訪。
謝遷雖然接見了張懋,卻沒有深談。
謝遷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行軍作戰兵馬調動上遠不如沈溪有本事,他給張懋的建議是直接去找沈溪問策。
一旦朝廷太平無事時誰都想把沈溪踩下去,可一旦大明疆域內出現戰亂,誰又都把沈溪當作是救世主一樣對待,連謝遷都無法免俗。
二月二十八,朱厚照下御旨,讓馬中錫配合陸完進兵,等于說是陸完當主帥,馬中錫負責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