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把話撂下,也算是對周圍的人表明態度。
在場多數人都知道謝遷一直以來希望沈溪出京城以避開朝中上下對其非議,似乎覺得謝遷的話沒有新意,只有楊廷和等極少數人才知道,其實謝遷在關于是否調沈溪出征的問題上也經歷過心態上的反復。
楊廷和忍不住打量謝遷,似對謝遷的態度變化有所不解。
張苑沒發話,臉色不太好看。
張懋嘆息道:“于喬,你的心思誰都能理解,讓之厚去,總歸是最妥善的方法,不過之前幾年他長期在外領兵,好不容易回京城清靜幾日,便又讓他披掛上陣,是否對他有所不公?”
張懋的話,聽起來是在為沈溪叫屈,但明眼人卻可以感覺出,他說的近乎就是廢話,他自己的意見根本未曾清晰表達出來。
謝遷道:“為朝廷做事,義不容辭,換作你我也一樣,不是說朝廷非要用誰,他領兵在外跟如今這般裝病不出,有何區別?”
此話之直白,令在場人等都不太適應。
盡管很多人知沈溪并非是真病,但此話被謝遷當著眾多人的面說出來,完全不給沈溪顏面,也讓在場人覺得,謝遷這是有意針對沈溪,要把文官內部矛盾激化,反而會便宜張苑或江彬之流。
“那此事可再商議……”
張懋又說了一句沒營養的話,說是商議,其實就是暫時不表態,或者在跟皇帝的提議中也不要列上。
張苑卻笑了笑:“為何要從長計議?干脆早些定下,謝大人是覺得沈大人出征是當前最好方略,此非咱家曲解,是吧?”
他臉上的笑容似在跟在場人表明他有什么陰謀詭計,很多人心里打怵,覺得張苑是利用謝遷來對付沈溪。
一些人心想:“沈之厚在朝,對那些有野心之人到底是一種震懾,張苑一早就想仿效劉瑾成為朝中只手遮天的人物,這樣的人怎容得下沈之厚?倒是謝于喬跟沈之厚不對付,實在沒必要,你謝于喬就算再專橫,到底不是要找接班人?”
謝遷聽出張苑話語中有利用他的意思,依然很堅持:“若此事成行,自然再好不過。”
楊廷和出面道:“謝老,此事是否容后再議?”
本來楊廷和完全站在支持讓沈溪出兵的立場上,但現在當眾商議此事,又覺得張苑背后隱藏有陰謀,楊廷和便覺得謝遷可能是被張苑挑唆,便直接提醒,大概是讓謝遷冷靜下來再做詳細商議,而非急切間做出決定。
張苑笑道:“楊大學士這是作何?你莫非是要替謝閣老做主?”
楊廷和怒氣沖沖地瞪了張苑一眼,卻沒發作,謝遷則神色淡然,一抬手道:“老夫的意見便是如此,既要將會議結果告知陛下,這個建議可以記錄下來,誰有意見的話請直說,或是直接上奏陛下知悉。”
……
……
沈溪人在府宅內,也得知了宮里正在進行一場關系中原戰場的會議。
這場會議雖然他非主導人,卻因會議的形式乃是他之前跟朱厚照提過的,明白朱厚照不想理會朝事,又對謝遷和張苑等人不放心,所以干脆自己不出面,讓大臣自行商討,最后再結果匯總到他那里去,算是一種“創新”。
此時沈府,沈溪正在接見一位賓客,或者說是他的老朋友,蘇通。
蘇通這次是主動來訪,本以為見不到沈溪,卻直接見到沈溪本人,蘇通來見沈溪的一個目的,是有關皇帝接下來的安排,朱厚照想讓蘇通和鄭謙隨軍出征,卻并沒說要跟誰一起出征。